152 凉州大马(1 / 2)
桓熙急着离开,自然是因为担心关中的局势,而他的担心也并非多余。
此前苻健曾派遣使者王攸前往凉州,王攸在途经一个敕勒部落时,得知前凉使团也曾经过,是因为桓熙伐凉,正往河东求援。
王攸回身追赶前凉使团的同时,派遣三名随从快马返回虞国报信。
正当桓熙在西平郡与吐谷浑使者接触的时候,三人已经从漠南回到了晋阳。
苻健得知消息,并没有太过震惊,他对近臣说道:
“此事,我早有预料,所谓陇南叛乱,处处透着蹊跷。
“如今关西人心归附,以桓熙的才能,怎么可能尽出关中精兵,却到现在都没有平定叛乱。”
苻健之所以镇定自若,是因为在他的印象里,前凉实力不弱。
况且那些战马的品相虽然不如河曲马、伊犁马,但相较于桓温军中原有的军马,还是更胜一筹。
桓熙将这些优质战马留在北方,而将品相差一些的送去给了桓温。
苻健从未料想过年仅二十七岁的张重华会死得这么突然。
哪怕张重华死了,苻健也不相信谢艾会背叛张氏,为桓熙效力。
苻健当然清楚这一点,可即便不能进攻关中,也得趁机夺回蒲坂,将桓熙的势力彻底赶出河东!
虽然正值春耕时节,但苻健还是决定,紧急征调五万将士,南下进攻蒲坂。
因此,苻健哪怕知道自己被桓熙施放的烟雾弹拖延了时间,也能坦然接受,并着手调集军队,准备进攻蒲坂。
面对苻健的质问,王攸解释道:
“张重华死前曾留下遗嘱,要让谢艾辅政,都督中外军事,但其生母马氏、妻子裴氏因与张重华的庶兄张祚私通,于是在张重华死后矫诏。
他们的战马一部分是铁弗匈奴自己培育的马种,一部分来自桓熙在狼山之战从苻雄手中得来的缴获。
苻健喝道:
‘鸱苕翩翩,怖杀人。’
苻雄也是大惊失色,他无奈叹息道:
“陛下,时间只怕来不及了。”
再给匈奴弓骑更换河曲马、伊犁马,财政实在负担不起。
其中,晋军枪骑与凉州精骑的战马以河曲马、伊犁马为主。
按理说,王攸不可能知道这些事情,但前凉使团人多口杂,王攸在漠南时,经常与人套话,倒也有人酒后口无遮拦,把前因后果都给抖了出来。
由于这五千匹大通马已经被阉割,桓熙将它们尽数划为军马,养在河湟谷地。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谢艾怎么会背叛张氏!”
虽然苻健不曾与谢艾交手,但他久在行伍,自然清楚凉州将士们对这样一位常胜将军,会是怎样的拥护。
苻健在晋阳征召将士,很快也被桓熙麾下的河东太守沈劲所知晓。
而曲辕犁也注定会有很多的名字,在关陇,它叫桓公犁;在江南,它叫小桓犁;在淮北,它叫姚公犁;在河东,它叫苻氏犁;在河北,也必将被称作慕容犁。
‘凉州鸱苕,寇贼消。
在桓熙的军队里,一名骑兵配置一匹战马,两匹代步马,桓熙对于代步马也有着极大的需求量。
大通马耐粗放、耐劳苦,无需精饲,善于翻山越岭,可以作为挽马,拖运重物,也可以用来骑乘,可谓是挽乘兼用。
此时的苻健,再也没有了先前的云淡风轻。
无需怀疑苻健对于关陇情报的重视,当得知关陇地区耕种方式的巨大变化之后,苻健不惜一切代价,终于弄来一些成品进行研究,随即大量仿造。
西晋末年,凉州精骑曾经两次救援洛阳,洛阳还有一首童谣流传:
‘凉州大马,横行天下。
唯一的缺点是体格中等,四肢不高,虽然骑乘起来很舒适,但只能作为代步马,而不适合成为战马。
继姚襄之后,苻健同样白嫖桓熙的成果,也在自己的领地大力推广曲辕犁。
毕竟桓温只说要一半的军马,并没有明说非得是优质战马。
慕容吐谷浑在依附张轨期间,引进波斯马种与当地马种进行杂交改良,使得河西地区出现了新的马种,也就是中国三大名马之一的河曲马。
“张祚眼高手低,着实该死!大敌当前,他们怎么就敢逼反谢艾!”
如今桓熙收取凉州,得到了前凉所繁育的大量河曲马、伊犁马。
张祚与张重华的母亲、妻子私通,矫诏掌权,本就失了人心,如今面对桓熙与谢艾,又能坚持多久。
王攸确认道:
“此事千真万确。”
桓熙现有枪骑五千,凉州精骑一万,匈奴弓骑八千,总计骑兵二万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