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三进荣府(2 / 2)
贾母也笑着劝道:“你就依他罢,琮哥儿这孩子不比别家孩子轻狂,你就唤他琮哥儿,才显得亲热呢。”
众女也笑着相劝。
刘姥姥才勉为其难道:“那我就豁出老脸了,请诸位太太、奶奶、小姐、爷们别见怪。”
“这样才好呢。”众人笑道。
贾琮笑道:“如今朝廷推行新法,姥姥在乡下的日子自会越过越红火,再加上板儿将来出息了,就更好了。”
刘姥姥扁了扁嘴,干笑道:“三爷说的是,我们乡下人都感念朝廷的恩典。”
贾琮见她神色不太自然,忙问道:“莫非姥姥有什么隐情?但说无妨。”
“没有没有,家里都好着呢。”刘姥姥忙摆手道。
贾琮见她面带苦涩,哪里还看不出问题,因笑道:“姥姥莫要哄我,可是家里有事儿?
但说无妨,既是亲戚自应互相帮衬,你若瞒着不说,倒像是看不起我。”
刘姥姥忙陪笑道:“哥儿说笑了,家里实在是无甚事,上年蒙老太太、三爷并各位奶奶、姑娘赏赐,家里也置办了二三十亩田地,日子颇过得去。
如今王狗儿又想将田地卖了当佃户……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来没得给爷们儿、太太奶奶们笑话,庄稼人扶不起来。”
贾母奇道:“这是为何?人人都想买田置地,这田地买了便是自己的,愿意怎么操持便怎么操持,生生世世都能传与子孙,佃田则田地总为他人所有,地主予夺随心,哪有人不想当地主而想当佃农的?”
众人皆点头称是。
凤姐儿在旁低声给贾琮解释:“王狗儿是姥姥的女婿。”
贾琮笑道:“没你的名字好听。”
“呸。”王熙凤没好气啐了他一口,道:“论起来,他还是我侄儿。”
“这么说你和姥姥是一辈儿?失敬失敬。”贾琮调笑道。
“少打岔,听姥姥说。”凤姐儿笑着推了他一下。
刘姥姥道:“老太太说的自然是正理儿,王狗儿也是逼不得已,咱小门小户,有了些田地,反倒引得恶狗上门,倒不如没有还干净些。”
贾琮道:“可是衙门胥吏难缠?”
刘姥姥道:“官差倒也没有为非作歹,只是催收苛捐杂税,实在承受不起。”
贾琮愕然,道:“朝廷新法摊丁入亩,耗羡归公,哪里还有苛捐杂税?连人头税都免了。”
刘姥姥摇头道:“我们却不晓三爷说的什么法,听说乡绅老爷们确实多交了些田税,可咱平头百姓也没少交,人头税是没了,可地税又多了,算来反而更多缴了些。”
“怎会如此?”贾琮一惊,难道新法是骗局?不可能啊,自己在辽东推行过,效果很好啊,定是
忙问道:“姥姥,新法的主旨可是田地多者多缴,田地少者少缴,无田地者不缴,你家才二三十亩地能缴多少?你们现在一亩地缴多少税银?”
刘姥姥搬着指头算了算,道:“官府说的,常例是每亩征银三分,每分加平三分三厘。”
“什么意思?”贾琮忙问宝钗。
宝钗解释道:“意思一亩地征收一钱银子。”
“这也不高啊。”贾琮皱了皱眉,道:“咱家的地也是按这个数缴的税?”
黛玉点头道:“确是如此,这是户部核定的常数,按水旱田地有所差异,平均算来一亩地征一钱税银。”
贾琮奇道:“如此你家二三十亩地,一年不过才二三两银子,值什么?”
刘姥姥连连摆摆手,道:“远不止这个数。若真是这个数,我们天天都要给皇帝爷爷烧香叩头了。”
“还有什么?”贾琮道。
“还有地方上要修桥铺路、挖渠建塘等大兴土木的事儿,都要加收税银,从一钱银子直增加了十倍,变成一两银子。”刘姥姥道。
众女都惊呼一声,这税赋就有些重了。
“嗯?”贾琮也有些难以置信,忙看向黛玉,道:“难道咱家也交了这么多?”
黛玉摇了摇头,道:“从没听过加收税银的事儿。”
刘姥姥笑道:“三爷,尊府是什么门第,差狗子岂敢上门搅扰?那不是鸡子往石头上碰?”
贾琮点头道:“这也是,姥姥你接着说,就因为每年二三十两赋税,你们便要卖了田地?”
刘姥姥摇头道:“若只是如此,我们咬咬牙也还能承受,只是这等加派一年却不止一次,足有一二十次不等。
我们一年足足要缴百两税钱,实在是灯芯草做拐棍,撑不住了。
如今乡下,十亩地的人家养不活十口人,许多人都宁愿卖了田地做佃农,免得被摊派。”
众皆默然,显然刘姥姥说的和她们想象的世界完全不同。
贾琮吸了口气,道:“都以何名目摊派?”
刘姥姥道:“说起衙门的名目那可多了,过差、公馆、驿马、洒水、门包、长随、书吏、衙役、夫轿都得庄稼人掏钱。
乡间保甲里正又借官私派,凡自用、置田、修屋、饮食、衣服,都从税钱中克扣。
庄稼人在土里刨食也不容易,辛苦一年勉强养家糊口,哪里承担得起呢。”
贾琮道:“既然如此,那买你田地的人难道就不用缴纳这些苛捐杂税?他们田地更多,岂不是更不堪重负?”
刘姥姥道:“这哪能呢,衙门官差都是心明眼亮,乡中有头有脸的士绅老爷粮差不敢追,里正不敢上门。
官府还不是看谁好拿捏就多收点,谁不好惹就少收点,那些大地主乡绅,反而不用缴多少税。
所以咱把田地卖给他,自己还可养点鸡鸭猪犬换钱,虽说缴了地租,总比纳税少多了,辛苦一年还能剩些钱。
如此两家都有好处,就是地卖不起价,谁让咱们求着他买呢。”
贾琮缓缓点头,道:“此事我知道了,姥姥不必急着卖地,此等苛政,朝廷自有法度处置,不会让百姓吃亏的。”
“好好,我听哥儿的。”刘姥姥满心欢喜,总算对得起屯里老少爷们的嘱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