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跌破众人的眼镜(1 / 2)
小暑过后,大暑将至。闻家村家家户户便开始收割稻谷,闻香家里只有四亩地,两人齐上阵,还有大伯家的二哥也过来帮忙,统共花了六天时间就收割完。
收割的主力是闻道和闻敬,闻道是新手,速度跟不上二哥,只能在后面尽量撵;闻香呢,负责打结成捆,堆放整齐,还有煮、送饭食。
最后一天收割完后,三人将稻谷全部拉到晒场进行打稻、碾、晒。此时,晒场已有人家在“蓬!”“蓬!”打着稻谷和晾晒谷粒。
闻家村主要的晒场由里正把控,拉来的稻谷安排在哪个稻桶打稻,在哪里晾晒,都有专人安排指挥。
闻香大伯家有自有的稻桶,所以很快就安排上;三人打出来的稻谷,颗颗谷粒饱满,几乎没有空穗。
打好的稻谷还需要摊开,再晾晒个十天八天的,没几天下来,整个晒场都晾满了稻谷,迟来的人只能拉到更远的晒场去了。
今年天公作美,大家晾晒的稻谷没有遭受雷暴雨的侵袭,平平安安装入箩筐。
总的来说,闻家村的土地肥沃、亩产都不错,往年每亩地的稻谷出息都差不多,大致在两石半左右,今年也不例外。
例外的是闻香家的稻谷居然收获了十二石,也就是每亩约三石,总体比别家多收四五斗,别小看这四五斗,称重的时候,四周齐刷刷投来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边上,族长撸着胡须满意地点头,嘴里一直夸闻道好本事,夸得闻道都不好意思了,大家也纷纷围着闻道讨要多收四五斗的法子。
在村民看来,闻道种稻谷也就是多了个育苗的步骤,竟然可以多收四五斗,这个就让大家有点按捺不住了。
最后还是族长驱散了大伙:“要学法子也不急在这两天,该干吗干吗去。”
稻谷收获之后一个月内就要向官府交税,税是越早交越妥当,大米砸自己手里,要想办法储藏、避免发霉生虫什么的,有时候还要防偷,而且税也不可能赖得掉,早早交到官府手里自己也安心。
永嘉的田税一年交两次,分别对应夏税和秋粮,按照田地的肥瘠程度,分别征收不同的税。
闻家村的土地还算肥沃,今年定的是每亩收税实物八升(即8石,或者缴实物五升和三十文钱(即5石和3两。
但是给官府交税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个人自己去交的话,运气不好的话是要被户头盘剥一二。
所以闻道还是先把田税折算的三十二升稻谷交到族长处,由族长统一交给官府,族上只收一点人手费;托多收了四五斗的福,这次人手费族长给免除了。
对永嘉王朝的农民来说,除了要缴纳田税以外,还需要轮派徭役和劳役,按户出人丁,也可以银代役;单丁可免除军役,每年出役的情况都不一样,皆由里正统一安排。
对于无地的佃农来说,他们往往只能拿到田地三分之二的收成,三分之一则要交给主家,且要承担所佃地的田税以及自身的轮派徭役和劳役。
庄户人家一年的生活全赖于田地的出息,所幸没有其他苛捐杂税,总体来说,底层人民的负担不算太重。
稻谷在成为大米之前还得先脱壳。
闻家村有打米磨坊,这是村里几家大户和城里的张家米店合伙开的,磨坊主要是给几家大户出产的稻谷脱壳,并且也会收购周围十里八乡的稻谷。
这磨坊的资本大头就是城里的张家,而张家在闻家村就有四十多亩地,都交给佃农耕种。
地主家的稻谷都送到这里脱壳,还有一些土地稍多的富农、人口极少的中农,比如闻香他们家,也会把稻谷送到磨坊进行脱壳,磨坊则收取一定费用。
至于一般的穷苦村民是不舍得花钱去磨坊脱壳的,都是在自家用石磨或者石臼自行磨米、舂米。
闻香跟着大哥去磨坊脱壳的时候,看到过打米的工具,和以前村里用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