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 22 章 小妞,你还记得我不(1 / 2)
楼小乔的自行车才进村子, 就有人热情的跟她打招呼。
“楼小乔你回来了?”
“嗯,回来了。”
“小乔怎么才回来。”往常这个时候确实已经到家了。
还没进家门,小帅就跟个小炮弹一样从屋里冲了出来, 手里拿着一个本子,冲楼小乔挥舞:“妈妈, 妹妹会读所有的拼音了。”
亭亭在屋里叹着气,今天都在家里学拼音, 还没出去玩呢。
楼小乔把自行车挺好,伸手接过来小帅手里的本子,看了一眼就夸他:“真乖,晚上妈妈教你拼读。”
学会拼音很容易, 但拼读就难多了, 要是日常不使用, 很多人的拼音到了用手机的年纪还没搞懂,小帅这个年纪的,有些孩子都开始学才艺了。
“妈妈教,小帅学。”小帅说:“我学好了教妹妹。”
亭亭小幅度的叹了一口气, 以后是不是玩的时间就更少了。
妹妹就只想着玩, 小帅也有些头疼的。
“亭亭——”小帅知道, 妹妹有点懒的。
亭亭又像个小大人一样的叹气:“我也没说不学,可是我也想出去玩。”
好难呐, 村里跟她差不多大的孩子都在疯玩。
楼小乔被她这幅小大人的样子给都乐了。
亭亭最近很喜欢学大人讲话,她去隔壁找张玉娇的女儿玩, 老气横秋的问:“琴琴, 你妈在家吗?”
这明明是楼小乔的语气,她倒是一五一十的学了去。
张玉娇回来学她说话的时候,也笑得合不拢嘴, 直夸亭亭机灵,这孩子确实有一股子灵气。
等妈妈回来,亭亭说什么也不肯在火坑边上坐着了:“我要玩!”
然后眼眶就红了,小孩子真的很会哭,但亭亭不大声哭出声来,酝酿一秒就能红眼眶。
妈妈很疼她的,还跟她说小孩子不能一直看电视,可她只想玩,也不想学习。
亭亭闭着眼睛哼哼,哭了几声以后见没人理她,就省着点力气不哼了。
楼小乔知道她想干什么,亭亭这孩子看着不闹腾,但其实比心眼儿多的小帅聪明,从很小的时候就能看出来,她很懂看大人眼色的,越搭理越要哭,说不定一会儿眼泪珠子就断线了。
小帅秒懂:“妈妈,晚上吃什么?”
这孩子,最关心的就是吃的问题,每天必问吃什么。
亭亭吸了吸鼻子,也看向妈妈。
楼小乔现在是能省则省:“蒸一根香肠,再炒个青菜,另外炒个萝卜。”
现在还没那么富裕,荤菜每天几乎都有,但主要的还是素菜。
听到有香肠吃,亭亭就开始流口水,她又不难过了。
小帅也很高兴了,以前好久才吃一次肉:“胡萝卜还是白萝卜?”
胡萝卜炒来吃好吃,白萝卜炖来吃好吃,跟腊牛羊肉一起炖就更好吃了。
楼小乔叹气,她又忘记买做泡菜的材料了:“胡萝卜吧,顺便拔点蒜叶子。”
小帅马上去菜园,亭亭小尾巴在后面跟着,两兄妹一起回来的,蒜叶子拔的有点多。
“妈妈,这个菜有些开始老了。”小帅指着蒜叶子说:“胡萝卜也有好多了,香菜也可以吃了。”
炒胡萝卜好吃,最好吃了,起锅前加点蒜叶子。
楼小乔看了他手里的蒜叶一眼,倒不是很老,但也没有先前那么嫩了,家里的菜种的有些多,这个季节堆在一起全部都可以摘了,但是吃不完,她想了想对小帅说:“去菜园里面拔一把香菜,晚上再凉拌个香菜。”
用蒜叶的栩栩跟头,和香菜一起腌,加上点剁辣椒酱油盐,再淋上点热油,就很好吃了。
小孩子吃辣也是有弹性的,好吃的就不怕辣,不好吃的菜,一点点辣味都不能沾。
吃过晚饭,两个孩子撒丫子就跑出去玩了,楼小乔总算能歇会儿。
坐下看了会儿电视,张玉娇就上门来了。
刚才楼小乔回来的时候她还特地的看了一眼,居然没带腊肉回来,那就是卖掉了的,婆婆一直催她上门去拿钱,她知道这个时候上门很讨人嫌,磨蹭着不肯去,刚才婆婆又催她了,张玉娇气的不行:“楼小乔不是那样的人!”
但沈大娘看谁都像个贼:“人心隔肚皮,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你不去我就去了。”
钱落到婆婆口袋里,可就再也拿不出来了。
果然楼小乔一见面就把钱给了张玉娇,弄得她倒像是来上门讨债的了。
倒是楼小乔不是很在意,她懒得跑去送那么一趟。
张玉娇讪讪开口:“明天还要腊肉吗?”
楼小乔现在一点力气都没有,指着旁边让张玉娇坐,她都懒得客气。
“刚好你过来,把昨天的钱给你吧,明天还拿个十斤左右,香肠我还要,另外你家有猪下水没?”猪下水也就是猪大肠,有人好这一口,熏成腊肉以后就没以前那么腥了,有人好这一口。
钱是一毛都不差的给了的。
张玉娇笑着接过:“行,下水我家有两幅,你要是不想动,就跟我说一声要什么,我回去给你拿,相不中你再回去选选。”
今天一天折腾的不轻,楼小乔确实也不想动。
张玉娇兴冲冲的回到了家,她婆婆看她喜上眉梢的神色,就知道拿到了钱,手一摊开就对张玉娇说:“钱呢,给我。”
“凭什么?”张玉娇脱口而出,喂猪可没她婆婆什么事,猪草是她打的,地里的收成是王盛顾的,今年家里交完农业税还有富裕,卖了两千斤大米和一千斤玉米粒,都叫她婆婆拿走了,她现在手里剩下的钱也只有王盛在外头打散工交给她的那些。
要交超生罚款的时候,她婆婆都不肯拿出来呢,一问就是没钱就装穷。
这老太太,常说要存钱养老,但真到老了,一分钱不想拿出来,她就知道肯定给了山上的舅舅。
沈大娘叉着腰:“你拿着钱干嘛,没得都送去娘家,就算不送去娘家,你们手头松也是拿不住钱的,还是放到我这里,这钱我也是给你们存着的,早早晚晚也得给你们,还不都是你们的?”
不管是以前还是往后,当父母的最喜欢说的就是钱都给你们存着,等我死了都是你们的。
可年轻人又不是不花钱,等你死......而且两代人也就隔了二十几岁,谁知道能不能等得到那天呢?
张玉娇有些强硬:“别的钱我不说了,这钱是给二妞买奶粉的钱,过年也要花用,这钱不能给你。”
沈大娘一听就怒了:“我看你是要拿钱养野汉子吧,二妞都个月了,还喝个什么奶粉,旧社会的时候没奶就喝米汤,不也活过来了吗,还长得壮壮的,一个赔钱货,还要喝奶粉,吃的好以后难道不见阎王爷的?”
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吃再好以后都会见阎王爷,平常张玉娇是不管她,但这样说她刚出生的女儿,她是怎么都不能忍的。
“你有毛病是吧,这个钱都要省,你也迟早要见阎王爷的,怎么不多省上一口粮食?”
“王盛,王盛,你媳妇真是翻天了,竟然咒老娘我早死.......”
楼小乔等了好久,都坐在火坑边上舒舒服服的打完了一个盹了,张玉娇还没过来。
夜幕降临,传来了孩子们吵闹的声音,她也休息好了,干脆去一趟张玉娇家。
还没走到门口,就听到低低的哭泣声,仔细一听是个年轻的女人在哭,再仔细一听应该是张玉娇。
张玉娇这个人很坚强也很泼辣,很少会当着外面人的面露出自己软弱的一面,但她跟原主以前是被婆婆欺负狠了的那种,经常在一起互相吐槽,排解心里的郁闷,两人互相知根知底的。
见到楼小乔来了,张玉娇这才擦了擦眼泪,哽咽着带她去挑肉。
虽然现在光线昏暗,楼小乔依旧看的出来她哭过,忍不住叹气,这年头女人还是地位低,就算是当婆婆的,当年也是这样被欺负过来的,张玉娇这么厉害的人,都能被人给欺负了去,换做以前性子软的原主,难怪让人欺负成什么样了。
两人到了熏肉那屋,楼小乔也懒得一天天的搬了,干脆选了两天的量,明天再多带点过去,于是今天还额外挑了点内脏,猪下水一整副都拿走了,猪肝挑走了半幅,另外还有十几斤香肠,猪肉若干,七七八八加起来有六十几斤,张玉娇干脆搞了个背篓装了满满一背篓,手里又拎了两块,送楼小乔回了屋。
第二天楼小乔又起了个大早,临走之前把早饭安顿好,照样留了一块钱,去菜园子里拔了一大捆蒜叶,就往县城去了。
到得了县城就发现,以前是见不到一个卖腊肉的,现在居然有好几个农民打扮的挑了腊肉来卖,幸好楼小乔还带了些蒜叶做赠品,当天带的份量也是到了中午才卖完,她以前就猜到腊肉生意做不长久,但没想到这么快生意就变差了,人家还特地比照着她的价格,一斤少个一块钱,她不愿意少钱,到第二天腊肉就更难卖。
放工的时候徐佳佳跟她说:“腊肉生意我看是不好做了,你也少收些肉,别都烂在自己手里。”
楼小乔说:“我晓得的。”
光一个小县城里头,腊肉的需求是有限度的,后面收了张玉娇家六十几斤腊肉,就没之前那么好卖,大概第四天才完全给到她钱,这几天沈大娘看她的眼神跟刀子一样,生怕不能在楼小乔身上戳出个洞。
刚好又是快过年,徐家的生意也停了下来,楼小乔也不用去菜市场了。
加上这阵子又赚了些钱,楼小乔手里头也有一千多块钱,这个年也能过得更宽裕些,只是她还想买个洗衣机,买个电饭锅,样样都是要花钱的,这样算花的可比赚的快多了。
在家待了一天半,也做过年前的准备。
家里面要打扫卫生的,家里也没有洗衣机,洗衣服要去河里。
衣服也就算了,被单是要两个人一起洗的,刚好张玉娇在家里,见楼小乔没上门,约她去河里洗衣服。
楼小乔想了想,干脆把孩子们的罩衣都换了,床单也换过,搂了一大框子衣服。
这阵子早出晚归,跟村里人几乎没交集,楼小乔这一出现,跟她打招呼的人还蛮多的,见她跟张玉娇一起洗衣服,也跟着一起出去洗衣服的人也多了起来。
“楼小乔,年后你打算去做什么?”张玉娇有意无意的问:“我听说你没嫁人的时候去广东那边打过工,那边找工作难吗,像我们这样的进厂好进吗?”
“你想去打工?”楼小乔是不可能进厂的,死也不可能进厂。
但她对这段历史却也很了解,既然有人问起来,她就按照自己的回忆,把她自己了解的情况一说:“我们那会儿进厂要靠关系的,挑严的很,过年过节我都不敢回来,就怕回来了以后再回去就找不到工作了,现在你家里两个孩子还小呢,要出去也不方便吧?”
张玉娇想到她婆婆的奇葩举动,就不是很想说话。
每次给钱楼小乔都是给她送到手里头的,哪怕沈大娘去要,楼小乔也不肯给的。
沈大娘只是个泼妇,又不是疯子,不至于找楼小乔撒火,这段时间就把脾气发在儿媳妇跟闺女身上。
张玉娇跟她男人商量了一下,这两年手头上有些紧张,要不然去广东打工好了,现在外头的机会多,工资也比这边高了不止一倍,听说进厂一个月有一千多块钱呢!
王盛虽然也不想去,但家里两个女人天天吵架,心里也烦躁的很。
这个时候的工人早就不像十几年前,是光荣的岗位,自从港商台商私营厂开始在沿海地区开厂,慢慢的工厂成为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进厂的人也不再是高学历的人,有的人甚至不用初中毕业,十四岁不到,就被同乡领着去沿海地区打工,当初楼小乔就是那样子过去的,直到嫁人才回来。
现在的工厂更多的是学历低的那些人找工作的地方。
一个月倘若能赚一千多,比老家这边坐办公室的人工资还要多,要是两口子在外头打工,干上几年就能在老家盖房子,早几年的原始积累是很简单的,这会儿也没有高昂的房价,打工挣来的钱,也都用在了老家建设上了。
楼小乔问:“那你打算让王盛出去?”
“过完年,先让他跟着人一起出去吧,地里一年也没多少收成,照样也累。”去年地里就多出来两千斤米和一千斤玉米,这些卖掉一共也才两千块钱,但一年下来没折腾死人,早晚两季稻子,双抢的时候连她这个大肚婆都要下地干活:“我也算过一笔账,种地真种不出什么钱出来,还不如出去打工,在外头一个月最少也有千把块钱,另外我家小姑子年级也大了,干脆也带出去,我记得你也是差不多那个年纪出门的,所以找你问问。”
王盛还有个妹妹,但楼小乔很少见过她。
听说沈大娘很重男轻女,对这个女儿一直也不太好,后来家里大吵了一架,沈大娘就把王凤赶到地里头去住了。
白天她要在地里干活,晚上睡在草棚子里头,守着地里的收成。
这样的事,就算是在农村也是个新闻,村里人偶尔也会说起的。
张玉娇嫁进来以后,跟这个小姑子的关系处的还不错,要不是她时不时的帮衬一二,王凤现在是死是活都不一定。
也因为这,她跟沈大娘的关系也越发的不好。
最近张玉娇起了让王盛出去的心思,自然也听到过外头的人讲,男人在外头都有些花花肠子,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跟王盛说,让他把妹妹带出去,一是带出去打工,总比住在地里强,二是她有自己的小心思,到时候让王凤看着点哥哥。
两人说着话,路上走来了一个瘦弱的小姑娘,见到了张玉娇腼腆的喊了声“嫂子”,又跟楼小乔点了点头。
刚才王凤偷偷的听了点嫂子跟楼小乔的对话,也似乎提到了她,她当时就把心提了起来,生怕楼小乔跟嫂子说什么不好的话。
她被母亲赶出去住了两年,最近觉得有人晚上在她草棚子周围转悠。
这事儿她还不敢跟哥哥嫂子讲,她跟自己的好朋友说,那个女孩安慰她:“要不你回去打工吧,你现在都成年了,去外头当服务员,去给人家看店,或者进厂都行。”
两人从小就是班上成绩最差的女孩,关系也最好,算是抱团取暖吧。
那个女孩早早去县城帮人家看店,一个月有六百块钱呢,能给家里挣到些钱,家里现在对她的态度也跟以前不一样了。
王凤就有点点动心。
结果前段时间舅舅来家里提,说老家的表哥想讨她做媳妇。
王凤很怕,舅家在大山里头,表哥也是从小脑子就有问题的,她妈居然很是动心,跟她说要是答应嫁过去,她就能回来住,哪怕她晚上不敢睡着,也不想嫁到舅舅家去。
所以张玉娇跟她提,要她来年跟着哥哥去广东打工,张凤想也没想就同意了。
打工也好,总归出去了就好。
所以这几天,王凤对着这个嫂子,带着刻意的讨好。
王凤把背篓抢了过来,在自己背上背着,张玉娇拗不过她,笑着跟楼小乔说:“王凤很勤快的,家里头每年收稻子,她都能当个壮劳力,你看她这样的要是出去找工作能找得到吗?”
楼小乔看着个子小小的女孩,这也才高中生的年纪,就要出去打工了吗?
拒绝的话说不太出口,楼小乔想了想:“你敢跟着哥哥去广东?”
这孩子看着很有主意的样子。
王凤低下头:“我想出去找个工作,挣点钱。”
不想睡外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