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1 / 2)
湖滨公园受害者的人际关系网还没摸排清楚,“倒吊人杀手”又犯案了。
这次的案发现场位于湖滨公园相邻的辖区,受害者还是被剜去双眼,倒吊在一家商场门前的圣诞树上。
基本可以确定,这起案子中存在“第二犯罪者”。
传统的连环杀手作案,存在着一段时间的“冷静期”。凶手会在这期间重构自己的心理状态,积蓄体力和情绪,物色目标,直到准备好再次作案。
但是放在精神能力犯罪者身上,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由于不必直接实施杀/人行为,“第二犯罪者”很容易就能把杀死同类的负罪感转嫁到“第一犯罪者”身上,心理负担很小。
而且,比起普通的犯罪者,“第二犯罪者”的心理安全感要高得多,体力消耗也相对较少。他们是隐藏在幕后的傀儡师。因此,一旦开始实施连环犯罪,他们的作案频率就会随着时间逐步提升。
“倒吊人杀手”一案中,从案件发生的频率,以及抛尸地点的变更,可以看出,凶手认为自己相当安全。
最初的两起案件中,受害者的尸体均被置于无人居住的废弃楼盘,过了很久才被发现。
从第三起案件开始,受害者的尸体出现于小巷、后街等较为偏僻的公共场所,大约经过了一到三天被发现。
上一起案件在湖滨公园,这一次则在商场门口,都是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就被发现。
这是连环案件中常见的“犯罪心理升级”。简单来讲,就是凶手的胆子越来越大,想要通过作案获得更加强烈的情感满足。
凶手作案的速度远远高于治安官排查的速度,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说不定哪一天,受害者的尸体就会被悬挂在治安管理局门口。
甚至,治安官也有可能成为受害者,或是成为被凶手操纵的“第一犯罪者”。
这个前景令人毛骨悚然。
很快,星城治安管理局接到了上级部门的通知,在局里成立了一个“特别调查部”。
名义上,这个从天而降的“特调部”是治安管理局的下属机构,但从权力架构可以看出,两者实际上是平行的。
“特调部”的人一来,就立刻接手了“倒吊人杀手”的案子。这不再是一起单纯的案件,而将成为“特调部”和治安管理局之间的博弈工具。
不过,大多数身处侦查一线的治安官们并不关心权力博弈,他们关心的是案情的进展。
“特调部”给他们带来的第一份“礼物”,就是一条爆炸性的消息——薛夜明得到了星际联邦安全总部的特批,将会秘密加入“特调部”。
交换条件是,薛夜明接受判决结果,不再上诉。“广场屠/杀者”这个称号将伴随他一生,他也将终身受到强制监管。但至少他可以继续居住在星城,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不必在某个孤岛上一座与世隔绝的监狱里度过漫长馀生。
星城特别监狱,厚重的铅灰色金属门向两侧滑开,一辆厢型押解车缓缓开出。
车后厢中,除了警卫和押解官之外,只有一个人。薛夜明被固定在绑着束缚带的座椅里,半靠着车厢壁,低头按揉脖子,腕上的手铐轻轻作响。
押解官知道,那顶屏蔽精神力的头盔很有分量。他干这行的时间久,遇到过不少嫌疑人跟他求情或是抱怨,说头盔压得脖颈和肩膀酸痛,能不能先摘下来一会儿。
但是这个叫薛夜明的年轻人始终安安静静,一次也没提过这种不可能实现的要求,省去了他许多麻烦。
“待会儿到了特调部那边,他们会给你换成屏蔽仪,比这个头盔轻多了。”押解官停顿一下,又补充道:“不过装屏蔽仪的时候可能会有点疼。”
薛夜明还是不说话,点了点头。
要不是曾经听到这个人在案发现场做精神力感应时开过口,押解官都怀疑这是不是个哑巴。
押解车驶上了公路。两个小时之内,把薛夜明安全送到“特调部”办公大楼,这是他们今天的任务。然后,这个烫手山芋就不用再归他们管了。
想到这里,押解官的心情不错。
半个多小时后,押解车接近了市区。
经过一个交叉路口时,后视镜里出现了一辆市政电力抢修车,不近不远跟在押解车后方。
驾驶室内的警卫观察了那辆车几眼,按下对讲机的通话键,呼叫这个路段的交通治安官:“一辆牌号×××的市政电力抢修车正在××路段由东向西行驶,是在正常作业吗?”
对讲机那边回复:“××路段出现大面积电力瘫痪,正在抢修。你们不放心的话,我们这就派人过去协助。”
不一会儿,后方驶来一辆治安巡逻车,从押解车左侧超车并线。
押解车减慢了速度,靠右让行。
就在这时,那辆一直尾随着的市政电力抢修车突然毫无预兆地加速,向右一个急转,朝着押解车撞来。
这种速度下相撞,押解车很可能会侧翻。司机来不及多思考,一脚踩下了刹车踏板。押解车带着刺耳的轮胎摩擦声在路面上滑行了一段,紧贴着护栏停下。
与此同时,前面那辆治安巡逻车也猛地打横停下,挡住了去路。
情况显然有异。
押解官和警卫立刻解除了枪身的保险,紧急呼叫支援。
一时之间,鸣笛声震耳,数辆治安巡逻车爆闪着红灯,从各个路口疾驰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