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咏志(下)(1 / 2)
姬康在太庙祭祀完后,燕国这场隆重的太子仪式,才完真正结束。
不管燕国朝堂众臣,以及各国使节的真实内心想法如何。
但表面上看去,都是很是替姬康乃至燕国高兴。
姬康与父亲姬冥从太庙出来,又得到了燕国众臣的再一次拜贺。
姬康这么多年来在辽地的所作所为,显然很符合燕国民众们的期待。尤其是姬康在今年派兵南下,大败秦军之事,更是让姬康的声望,在燕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许多蓟都的民众,在知道自己的燕国已立姬康为太子后。在有心人的鼓动下,都自发来到王宫外的广场处,大声欢呼起来。
这种情景在燕国是很少见到的。
听到王宫外民众的欢呼声,燕王姬冥也感到万分的高兴,
看来立姬康为太子,很受民众的支持呀!这证明自己的决策是非常对的。
今天是与民同乐的日子,姬冥与姬康两人,率领百官登上了王宫南部的宫墙。
燕王姬冥与太子姬康两人,刚一在宫墙之上出现。宫墙外的蓟都民众,不约而同地朝着燕王姬冥跪拜,发出了若向神一般的祈祷声。
“王上万年无期!”
“燕国万年无期!”
……
性格内向的燕王姬冥,看着宫外众多的民众,听着排山倒海的欢呼声。
自己的精神不由更为振奋起来,脸上浮现出一片红晕。胸中更是燃气了一股豪情——君临天下,千万民众,众志成城,这就是寡人的燕国!
伸出右手,向宫外的百姓们频频挥手,从而引来更多民众的欢呼声。
下来,就是举行宴会,款待百官与各国使节的时间了。
根据燕王姬冥的诏令,今日所有蓟都民众,不论老幼,都赐粮一斤,肉半斤。如此做的结果,就是让整个蓟都,都进入了过年般的欢乐。
下午时分,王宫大殿内,上百桌酒席陈列其中。酒是度数很低的辽地名酒“辽梁酒”,肉菜也是不同于中原各国单调的菜品,而是从辽地传到蓟都的各种新式菜肴。
燕王后姬赵氏,也与燕王姬冥坐在一起,接受百官与各国使节的恭贺。
待百官与各国使节坐定,姬冥一声令下,酒宴开始。
百官与各国使节吃得很是尽兴,一是确实也饿了,二是这酒也太好喝了,这菜也太好吃了。
酒到中巡,文武百官与各国使节,都来到姬冥与王后姬赵氏,乃至姬康的面前,文官贺诗,武将不会做诗,则说喜庆、吉祥的贺话,来衬托酒宴的气氛。
一时之间,王宫大殿内的气氛达到高潮。
就在这时,亚卿將渠来到了姬康的桌前,对姬康道:“太子,幼有《少年燕国说》,待到辽地又做《园中葵》与《悯农》等诗,皆传遍天下。”
“今日乃太子大喜之日,也为我燕国大喜之日。不知太子可有佳作?让王上、王后乃至我朝堂百官、各国使节,一睹太子之风采。”
將渠的话说罢,整个大殿内一下静了下来。
姬康看了看父亲姬冥与母亲姬赵氏,再环顾了百官乃至各国使节,看到大家都望着自己,一脸希冀的样子。
现在,姬康“文采”之名,已传至各国。
此时此景,让姬康不由想起一首诗来。
姬康站起,对着姬冥与姬赵氏二人道:“父王、母后,今日大喜,儿臣有诗一首,献与父王与母后,以此恭拜父王与母后二人身体安康,也祝我燕国国泰民安。”
燕王姬冥对于自己这个小儿子的文采,是极端信任,也可以说是挺崇拜的。
根本就没考虑,自己的小儿子能不能做出好诗来。
听此,就笑着对姬康道:
“吾儿,有何好诗,快快吟来,让我与你母后,乃至百官、各国使节好好听听。”
姬康又环顾了下殿内的众人,从容吟道: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辽梁。
……
此诗就是姬康前世,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所做的《短歌行》。
曹操写此诗的时候,正是身居乱世,目睹凋零山河破碎、灾难深重的现实惨状,引起曹操的断肠之悲,并将其化为某种力挽狂澜、拯救现实、统一中原的的火热心声。
曹操这首“横槊赋诗”的生动情节,在姬康前世《三国演义》描述的极为清晰:
“时曹操已醉,乃取槊立于船头上,以酒奠于江中,满饮三爵,横槊谓将曰: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今对此景,甚有慷慨。吾当作歌,汝等和之。”
姬康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与曹操当时的处境极为吻合。
这一段诗,所道出的是,世人共性所俱有的生命疑惑问题。
众人一听,就容易产生共鸣。
这几句诗,有着对岁月时光短暂的感慨,也有一种落寞之情,远至圣贤,近为天下王者名士,都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