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第 82 章 五代十国(2 / 2)
宋朝也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朝代了,很多人一度都默认他是大一统王朝,但在领土上其中没有,而阻碍宋朝大一统的正是辽国和西夏。
此外,五代时期“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豪言也让无数武将前赴后继,朝代更替之频繁让人侧目。”】
赵匡胤苦笑,天幕批评过他重文轻武,可是他从那个时期走过来,真是怕了武将造反的事情了,坦白说甚至他自己也是这么上位的。
不过……赵匡胤想到元朝,想到天幕总骂宋朝,是因为重文轻武而出事了吗?
【“五代十国再一次证明了乱世之人不如狗。
如果说,南北朝时期,衣冠南渡,尚有一丝文明气息的话,那么,五代则是礼乐人理全部崩坏。
都说曹操屠城令人诟病,可事实上,在历史上,屠城的行为时有发生,黄巢就不必说,一路杀一路屠。
哪怕有五代第一明君之称的周世宗柴荣也做过屠城之事。
柴荣当皇帝以后,曾亲率大军猛攻南唐楚州,当时守将张彦卿誓死抵抗,城破之后全部战死,无一人生降者。
由于伤亡过重,柴荣命令屠尽城内所有居民,以泄心头之恨。
说起来,那时候赵匡胤还是柴荣手下的大将,他奉命屠城的时候,在一个巷口边看见一个已被砍掉脑袋的年轻女人卧在道边,怀里的婴儿还在幸福地吸吮着母亲甘甜的乳汁。
这样的场景哪怕是见惯了生死的赵匡胤都恻然动容,于是下令停止杀戮,把这个婴儿抱回军中抚育。
而这个巷子里的居民,也因为那个断了头还在哺育自己儿子的女人,还有赵匡胤的良知而得以保全性命,免受屠灭之灾。
后来人民们把这条巷起名叫“因子巷”,此巷至今还在。”】
很多文人都皱眉,打仗屠城这种事情,真是不能容忍……
【“自五代以来,几十年间,天下更易五代九姓十四帝,这种时间短暂,而政权大王的更换频率之快大概也是千古以来所未见。
要不然赵匡胤上位之后也怕了,对武将多有防备,但是他做得很体面,没有说鸟尽弓藏,而是杯酒释兵权,保全了和昔日的兄弟如今的君臣情谊,又收拢了兵权,做得让人很是称赞。
要知道很多皇帝的扣分点之一就是喜欢鸟尽弓藏,当初打天下需要人家的时候就是小甜甜,恨不得人家多打几场胜仗,不需要的时候就是功高震主,呵呵一凤陛下手下有一整个灭国天团,也没见一凤陛下害怕啊。”
“所以在这一点上,赵匡胤做得的还不错,大家体面分手。”】
赵匡胤抽了抽嘴角,分什么手,那些老兄弟还是继续给他干活的!
【“很多人就是分手失败,于是兵戈起,而赵匡胤却成功消除了一场本会爆发的战争。”
“当然,重文轻武活该被骂,他起头,之后的皇帝一个比一个无能,从重文轻武变成重文抑武,大宋的士兵是被歧视的,百姓根本不愿意参军,罪犯倒是经常被罚去军队中。
这哪个正经百姓愿意当兵啊!”】
赵匡胤颜色一黑,太平年间武将地位本来就会降低,他最多出手压了一下,可是燕云十六州未收复,外有边患,用武将的地方多了去了,所以赵匡胤压根没想过后面的皇帝居然越搞越过!
赵匡胤:最后背锅的是老子好吧王八羔子们!
【“生在乱世的赵匡胤也深知武人的危害,后来北宋建立后,受到这个影响而重文轻武。
想想南北朝时期,就算石虎这样的暴君,都知道要靠文人理政,给他们面子,然而五代十国的武将们就真觉得儒生百无一用。
《秦妇吟》中有一句形容的很到位,“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昔年的繁荣已经消失不见,放眼望去一片荒凉。那皇宫贮藏珍宝锦绣的内库已烧成一大堆灰烬。在天街上行走,脚下踏到的都是公卿贵族的骸骨。”】
大唐的公卿贵族世家都眼皮一跳,五代十国前好像就是大唐吧?
嘶,那他们的家族还有后代……有人已经开始跳脚了。
【“辣鸡大怂,暂时先不说他,扯回我们的正题,科举制是在宋以后才开始完善发展,在此之前,大唐的主要知识分子来自世家贵族。
而这样大肆屠戮确实极大的削弱了世家,但是也让文化停滞倒退,不知道多少古籍书册从此消失。”
“五代十国以前人们都是总是敬重文人的,曹操杀名士也是他的一大黑点之一,就可想而知古代文人的地位,虽然不似大宋那样的无限拔高文人地位,但是像五代十国这样大杀特杀的是从来没有的。”
“而且武将手握兵权,又各个有想法,于是政权更替就更快了。
当时群雄并起,各地诸侯争霸,导致全国政治混乱,国家无法统一,而战乱频繁造成经济崩溃,使国家无法维持社会运转。
这种局面无疑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
而众所周知一般乱世之时也代表社会矛盾已经难以协调,这种矛盾是地主阶级和贫苦农民之间的矛盾,土地兼并严重,多少人被逼着落草为寇,又导致农民起义频繁。
而由于政治混乱和战乱频繁,文化艺术逐渐衰退,当时的文人学者不得不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文化资源大量流失,使文化艺术逐渐衰退,文化水平逐渐下降。”
“五代十国的形成本是由于唐朝的灭亡和后唐政权的短暂存在导致的。
可是这一时期却埋下了无数祸根,当时的黑暗历史是多种因素交织造成的,但却使得整个社会陷入了混乱和痛苦之中。
在这个时期,百姓的生活遭受了很大的影响,经济的崩溃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不是生活在当时的人真的难以想象吧。”
“这也就是为什么五代十国虽然时间远不及五胡乱华那么漫长,却依然“大名鼎鼎”,被人痛恨。”】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