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 13 章 李斯(1 / 2)
【“说起李斯下海这件事,还得追究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年代。
那是一个文化高度发达,百家争相绽放的特殊时期。”
“诸子百家各有自己的思想,都希望遇到一个能采纳自己思想的君王,比如孔子周巡列国,就是为了给儒家找个好买家。”】
孔子点头,买家,这话倒是通透,本质确实如此。
【“而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是法家兵家儒家墨家等,各家相互促进又彼此竞争。”
“而最后,采纳法家的大秦统一天下,看起来似乎是法家成为最后的赢家。”
“那么其他诸子百家同意吗?当然不同意。”
“其中各展手段自是不必提,而在天下一统后,市场变小,大家就只能一起竞争同一个甲方了,此时竞争激烈,而皇帝本人态度不可转变,大家的注意自然转到下一代的公子们。”】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纷纷侧目。
【“在历史上,关于扶苏师从儒家,主张儒家思想的说法很多,当然没有确实的终论。”】
秦孝公时期,商鞅眉头微触。
秦国一些法家人物都面露不悦,他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桃子,要被摘了不成?
【“我们也不必知道扶苏是不是真的师从儒家,我们只需要知道一点,那就是他确实和始皇政见不同,还因此被发配了。
这轻飘飘一句话的背后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始皇在位时期的这些好臣子们,很大概率和扶苏合不来的。”】
嬴政揉了揉额,他看着扶苏,为什么他迟迟不立扶苏为太子呢?因为他有时候真的有点小天真。
总是当众让他下不来台就算了,但是你还要和大秦的大政策反着来,你想干什么?让别人怎么看你。
即便真的不赞同,不能私下和他先商量,有不同的想法,以后自己执政在慢慢搞,非要现在就大张旗鼓的表明自己的态度嘛?
扶苏呆了呆,意识到这其中的后患。
【“大秦当然不是一块铁板,分封制和郡县制都分做两派吵个不停。”
“大秦也不独法家,但是自秦孝公以来,法家在大秦的势力根深蒂固,绝不容小觑。”
“扶苏若是真有易法改儒的意思,那前途未卜是真的。”
“不能说变是错的,但是需要扶苏有足够的政治手腕,而显而易见,扶苏确实非常缺历练。”】
李斯默默听着,嬴政不问话,他便也什么都不说。
但扶苏,确实非他可效忠的君王。
【“说句题外话,扶苏的妻子在历史几乎没什么记载,但有两个比较可能的推测,一个是说其妻是李斯的女儿,毕竟始皇还挺喜欢和李斯做儿女亲家的。还有一个说是王翦的女儿。”
“假设说是李斯的女儿,嗯,那扶苏真的就很有概率是偏向儒家的。”
“不然完全说不通李斯为什么放着女婿皇帝不要,放着国丈不当,非要扶持胡亥上位。”
“要知道古代士人,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是可以赴死的,而扶苏若是真的要改变国策,那么李斯就是首当其冲的靶子,说不定就要演变会皇帝与权相相争了。”】
后世人对此八卦了起来,秦朝的事情他们都知道七七八八,对八卦比较感兴趣。
【“回到正题,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都希望继任之君像自己,继承自己的意志,朝臣们也都喜欢新皇和自己政见一致,假如不一致......不是皇帝下台就是你自己滚。”】
大秦众臣都不动声色的看了看扶苏,和皇帝心意不一样的,可不就只能滚蛋,让位给符合新帝心意的。
君臣能不能和谐就看大家思想搭不搭了。
公子扶苏上位...对他们好像真的有点危险。
【“有一句话叫做:父死,三年不改其志。”
“放后世那些个朝代,那些有志皇位的皇子们,哪个敢早早露出自己和亲爹不一样的政见,那不是找死吗?”
“难怪大家觉得始皇宠爱长公子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