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李让的迷茫(1 / 2)
龙陵的马车远去,马车之后是弥漫着伤悲的陪嫁队伍,长长的绵延着。
工匠,侍女,宫人......
李让打马站在路旁对着车队挥了挥手,他忽然觉得今天的太阳好刺眼。
刺眼到灼了他的眼睛。
他忍不住闭上眼睛,轻声低吟:“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马车渐行渐远,直至汇入吐谷浑迎亲的使团。
李让忽然就想到了辛弃疾这首《青玉案》。
他也不知道是谁令他神伤,更不太清楚为何这首词会在此时从他的脑海里冒了出来。
明明是一首与离别完全没有联系的词,就这么突兀的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
此时非元夕,更非夜。
如果可以,李让更希望刚才从他脑海里冒出来的是那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但......并没有。
他只是突兀的想到了这首词,而后念了出来。
李道宗神色黯然,喃喃自语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听见李道宗的声音,李让回过神来,抬起袖子,擦了擦眼角,不由得晒然一笑。
“叫岳丈见笑了。”
李道宗摇摇头,问道:“这首诗余不错,叫什么名字?”
“青玉案·元夕”
李让语气低沉的吐出五个字,只觉得心里一下子空落落的。
那些低声的饮泣,还有龙陵合上马车帘子时那张决然的脸,此刻好像都不见了踪影。
“呜~”
远处忽然传来了号角声,那是吐谷浑的迎请使团与龙陵的车队汇合的信号。
李让和李道宗回头看,吐谷浑的迎亲使团已经将龙陵的车队团团围住。
旌旗迎风作响,战马势均奔腾,宏正的雅乐声起,端庄,沉重,哀怨,婉转。
好一幅昭君出塞图!
李道宗回过头来,忽然挺起了胸膛,高声道:“只愿今日过后,我大唐人人如龙如虎。”
李让收起悲伤,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浊气,喃喃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龙陵的车队已经走远,远到李让已经看不清。
李道宗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走吧,回长安。”
李让指指河州方向,问道:“岳丈不打算见见那些人吗?”
河州方向,几架马车正朝送嫁使团奔驰而来,看规模,应是河州官吏全都来了。
李道宗摇摇头,语气低沉道:“本王是武将,向来不干涉地方内政,你去帮我打发了吧。”
说完,打马掉头,带着随从踏上了来时的路。
李让点点头,吩咐其他亲卫跟着李道宗先走,自己则是带着陈一和王二等在原地。
李道宗的队伍消失在道路的拐角处时,河州官吏的马车也到了。
为首一辆破旧的马车上跳下来一个身着绯袍,面色黢黑的中年汉子。
汉子下车,身后的几辆马车里便一窝蜂的钻出来一堆官员。
汉子环视一圈眼前,见浩浩荡荡的送嫁队伍此时只剩下寥寥三人三马,脸色不由得有些愕然。
但仍是带着一众官吏上前,朝李让拱手道:“本官河州刺史宋成,足下是?”
李让拱手回礼道:“某家李让,见过宋刺史与诸位同僚。”
“原来是李县侯当面,本官眼拙,还请侯爷恕罪。”
听见李让自报家门,宋成急忙躬身告罪,随即问道:“李县侯,未知王爷何在,本官此来,乃是想请王爷与李县侯随本官入城小憩些时日,也好让本官与河州一众同僚尽一尽地主之谊。”
宋成的语气尤其诚恳。
方才他不出城拜见,是因为早已收到朝廷的旨意,不得干涉和亲事宜,更不得擅起边衅,只需防备吐谷浑使团即可。
而今公主的车驾既然已经出了河州,他便有理由前来拜见了。
不过对于宋成的来意,李让和李道宗早就猜到了,否则李道宗也不会要先走了。
武将和地方官吏搞到一起,实在是太犯忌讳。
留李让在这里,也就是为了全一下官场的礼节。
所以李让也没卖什么关子,直言道:“有劳宋刺史白跑一趟,王爷已经走了,本侯也要速回长安,宋刺史与诸位还是请回吧。”
“走了?”
宋成一愣。
李让点点头,朝着宋成拱手抱拳道:“宋刺史,咱们便就此别过吧,告辞了。”
宋成刚想出声挽留,李让却已经翻身上马,带着两个亲卫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