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申时行的无奈(1 / 2)
第145章 申时行的无奈
申时行放下书不禁长舒一口气,他实在难以描述自己现在的心情,因为这一本《国富论》对他的冲击实在太大。
申时行对于书中的种种内容感受极深,因为他曾经掌握朝堂几年时间,深深知到经济之学的重要性,按照书中许多内容的解释,再回想自己当年掌控朝堂时的作为,申时行能发现自己当初的许多想法都有违经济理论。
可是想来想去,却又没有再悔改的机会。
其实当时他的所为也并非完全出于本意。
申时行并不是古板的士人家庭出身。
他的生父申士章是长洲的富商,和尼姑私通生下了申时行,出于颜面不敢带回家去养,于是托给当时的苏州知府徐尚珍收养。
徐尚珍又将幼小的申时行过继于自己的舅舅家,小时候申时行姓徐,他自小跟着自己做商人的养父一起做生意,因为生父养父都是商人,所以他自小是被当做一个商人后代来培养的。
后人以为申时行古板,但其实申时行靠着自己的聪明头脑从小就长于商业,论起做生意的本事,他比起大明的许多官员不知要强到多少去。
只不过申时行在学习经商的同时文人的才学却是掩都掩不住,在科举难度登天的应天府乡试,他一举就考取第三名,二十七岁赴京参加会试,又得中状元,这之后申时行才回归祖籍改姓申。
申时行的这段传奇经历在苏州家喻户晓。
但其实他和沈一贯极其不同,沈阁老是真混,但申时行有相当强的道德观念。
他终于感到《国富论》的实力有多强。
他本质上还在做着和张居正一样的事情,但是申时行极力对皇帝和百官展现自己的诚意。
但该做的事情毕竟还要做,张居正的刚强之法走不通,申时行就只能试另一条路径。
于是他在万历面前不反对废长立幼,同时在群臣面前又装作恪守礼法,两边安抚。
公卿大臣怕万历皇帝废长立幼,于是请申时行为首联名上疏,但是万历皇帝置之不理。
此时看到《国富论》申时行忍不住回想自己当首辅的几年时间中推行的各种经济政策。
申时行当时就明白了万历的心思,知道万历想等待机会看有没有办法立朱常洵为皇储。
这本《玉蜻蜓》又叫《庵堂认母》,后来成为越剧王派的传统剧目,其故事根本就是根据申时行的真实经历改编的。
他只是想把事情干好,最好选择就是继续裱糊。
其他改编故事之中往往会将故事的主人公所获得的功名写得更高以增加爽感,但是在申时行的故事之中却是将他所获得的功名写低了。
此时苏州已经有话本《玉蜻蜓》面市,话本内容是:
苏州富家子弟申贵生与妻子张氏不和,在法华安与尼姑王志贞相恋,申贵生不幸病死在法华庵中,王志贞产下遗腹子送到徐家收养,取名徐元宰。
而文官也越来越不给申时行面子,他们已经形成自己的团体,不需要依靠申时行就能够展现出文官联合的力量。
申时行担任首辅之时以和事佬而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