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 重归故里(1 / 2)
回到河源县城,令狐东对娘说:“娘!现在你回来,我们就住到我养父家去吧。”
“住那里方便吗?”沈沚若有些担心。
“养父母都过世了,那里的房子都空着。”
沈沚若想了想,说:“那就暂时住在那里吧!你来衙门也比较近。我们老家的房子,几十年没有住,说不定倒塌了。我想回去看看。毕竟,那才是我们的根。”
“娘想怎么样,儿子都依了您。”
于是,令狐东把娘和楚清带回了唐家。可进门一看,里面却住了人。令狐东甚是不明白,便问:“你们是谁呀,怎么住到我家来了?”
一个老汉也显露出惊讶的神色,说:“这是你的家?我们住进来的时候,里面空无一人。”
“我爹娘都去世了,我一个人就住到县城去了。如今,我亲娘回来了,县城住不了,就想到回来住了。”
“原来是这样。我们是从北汉逃荒过来的,你们既然要回来住,我们明天就走人。”那老汉是个明白事理的人。
沈沚若看他们可怜,连忙制止说:“这位大哥,你们先住着,不用搬了。”说完,转身对儿子说:“儿子!这房子先让他们住吧。他们想搬,也没地方去。这样吧,我们再回县城,我和楚清去客栈住一宿。我准备回老家走一走,看一看。毕竟,二十多年没有回去了,想家了。”
“好!就依您的。”
沈沚若对那老汉说:“我们不急着用,你们先住着,帮我们看管房子。”
那老汉听说,千恩万谢。说:“太谢谢你们了,你们是大好人。敢问夫人尊姓大名,我们好记住你的恩德。”
“我叫沈沚若,我儿子叫令狐东,在县衙门当捕头。你们是难民,我知道你们目前的困难。不过,你们放心,我们不会赶你们走的。”
三人便返回县城。令狐东帮她们找一间叫“河的源头”的旅店,付了住宿费后,他才回到自己的处住。
第二天,沈沚若来衙门跟令狐东说一声,便带着楚清,踏上回家的路
沈沚若的老家,在绛州府永福镇的狐狸坡。这里是个自然村,一百多户人家,居住着吴、姚和令狐三个姓的村民。其中,吴姓人口最多,占了几乎一半。而复姓令狐的,只有十多户,几十个人口。不过,这里的村民和平相处,从未发生过械斗事件。
一路上,楚清问沈沚若:“师父!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了,人家可能把你们淡忘了。”
“有这个可能。不过,只要提起令狐南,他们肯定会想起来的。毕竟,令狐家祖祖辈辈生活在那块土地上,对那里的一草一木是有感情的。”
“师父!您老家还有亲人吗?”
“令狐南有个亲叔叔,叫令狐来。当年,我嫁过去的时候,他已经五十多岁。如今,如果在世,也七十多岁了。”
“他有儿子或者女儿吗?”
“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儿子叫令狐北,女儿叫令狐容。令狐北是个读书人,二十多年没有联系了,不知道他现在干什么。”
师徒两人边走边聊,打发无聊的时光。不止一日,沈沚若终于回到了阔别二十年的狐狸坡。
她来到村口,感觉有一种“近乡情更怯,不敢见来人”的情怀。当年,自己是赌气离开的。如今回来了,乡亲们不知道会怎样看我?
既然回来了,就要承受乡亲们异样的目光。
此时,她看到一个老太婆在河边洗衣服,便走了过去,打招呼说:“阿婆!您还认得我吗?”
老太婆抬起头来,看了看她,又摇了摇头,说:“老了,眼睛不好使了。你是谁呀?”
“我是沈沚若,令狐南的老婆。”
“沈沚若!”老太婆小声重复了一遍,略一沉思,终于想起来了。说:“你不是离家出走了吗?屈指一算,少说也有二十年了吧!”
“刚好二十年,阿婆记性很好。”
“二十年了,你应该也不认识我了。”
沈沚若仔细地看了看她,说:“如果我没有记错,你就是村里的接生婆姚婶。当年,我生儿子的时候,是您接生的。”
“那儿子被人偷走了,如今找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