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章 剑指内奸(1 / 2)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耶!
从太祖皇帝的话里,我们可以读出这样一些信息,不但看出了他的野心,更表现出他的霸气。这样一个既有野心,又有霸气的帝王,是以统一天下为己任的。
赵匡胤当上皇帝后,这种野心和霸气立即展现出来。他采用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掉了几个割据政权。统一霸业已初步形成。
为了最后战胜北汉政权,太祖皇帝召集了朝廷中几个重量级的人物,制订了作战计划。由于内奸泄密,辽廷的萧后很快也知道了。
幸好,她的身边也有大宋的卧底,很快把情况反馈到宋廷。皇上决定暂缓军事行动,重新洗牌。不过,发动大规模战争,是迟早的事。一触即发,不可避免。
“正义之剑”的出色表现,得到太祖皇帝的充分肯定和赞赏。别看这把无形之剑,它的作用是战场上的将军无法比拟的。他指示八王爷,要重视和加大间谍机构的投入和建设,让它真正成为一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利剑。
虽然没有掌握潘仁美通敌的确凿证据,但他已经被皇帝冷落了,他的官位形同虚设。这样一来,潘仁美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仇视大宋朝廷。他发誓,只要我老潘不死,一定要想办法搞垮这个大宋政权。
果然,机会来了。潘仁美的儿子潘虎,也是一员武将。不过,他一般是负责后勤保障的。
一次,潘虎负责向前方将士押送粮草。兵家有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后勤保障在战争中的作用。
这是一次与辽国的争夺战。对方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主战场便在两国交界的阳谷坡,为了争夺这个地方的归属问题。
宋廷紧急向阳谷坡的守将拨发粮草,保证将士的粮食供应。派潘虎为押运官,负责押送粮草。出发前,潘仁美嘱咐儿子:“须见机行事。”
潘虎自然心领神会。一路上,他故意放缓行军速度。走到杨家渡时,天色已黑,潘虎说:“天色已黑,不便行进。我们在此将息一宿,明日再行。”便在此搭帐篷过夜。
到了半夜,潘虎叫起几个心腹,故意破坏了渡上的木桥。翌日,运粮队准备出发,有士兵来报:“前面的木桥已严重受损,必须加固。否则,马车过不了。”
潘虎听说,立马下令:“车队停止前进,留下几个人看护粮草,其余的全部上山砍木。”说着,嘴角上绽出了一丝难以觉察的奸笑。
就这样,又在杨家渡耽误了一天。
粮草运到阳谷坡时,战斗已经结束。辽国并没有占到便宜。阳谷坡牢牢控制在大宋手里。潘虎有心帮辽邦的忙,结果是事与愿违。
后来,潘虎得知,阳谷坡守将紧急向新建寨调粮。这些粮食,已早自己几天运到阳谷坡,从而保证了将士的粮食供应。
本来,粮食从汴京起运,送到阳谷坡,正常为十天时间。为何此次运粮整整慢了三天?太祖皇帝责令八王爷调查此事。
八王爷召集了杨速和利益,叫他们两人秘密调查。是人为因素,还是环境原因?
为了取证,杨速和利益特意前往杨家渡,实地查看渡上的木桥。看看是年久失修,还是有人蓄意破坏?
这时,迎面走来一个猎户。他看到木桥上有两个人走来走去,好像在查看什么。便说:“两位兄弟在看什么?”
“我们在看这桥是怎么坏的?”杨速说。
“那里有坏,是有人故意破坏的。”
听到这一信息,两人且惊又喜。杨速故意问:“大哥是怎么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