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中旨彰圣心(1 / 2)
刘继祖将手中的卷轴和锦盒,呈到郭佑昌的官案上,说道:“大人,这是司礼监刚发到祠祭司的中旨诰书,要礼部按礼矩宣抚。
这中旨的内容,卑职有所疑虑,还请尚书大人定夺。”
郭佑昌将那卷旨展开一看,目光顿时凝住,神情中流露出惊异。
又将那赤色锦盒打开,里面是一件角轴丝织卷轴,上面绣着兰卉瑞草,精美绚丽,透着华贵喜庆之气。
郭佑昌在礼部履职多年,知道这种诏书,都是工部神帛制敕局织造,非一日之功可得,如今却与中旨同时送来,应该是圣上早有决断。
这份诏书不用打开看,郭佑昌也能猜出里面的大致内容。
“尚书大人,贾琮不过是七品散官闲职,圣上如此加恩,不合常制,礼部也从未宣抚过这等诏书,采取何等规制,并无定例可循。”
郭佑昌知道刘继祖身为祠祭司郎中,最重礼矩规章,历来宣抚诏书,按不同品级,礼数排场各不相同,半点都错不得。
如果是廷议圣旨,未用玉玺之前,且并无礼部官员参与,礼部完全可以不合规制礼仪封还。
不管是自己荣迁,还是贾琮被加恩,都是一事而生,异曲而同工,礼部还饶上了个前大司伯李继宗。
可是中旨就不同了,那是皇帝直接下发圣谕,不用经内阁与中书官衙廷议,只为圣心独裁。
前几日他还和贾琮交接过公务,那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
圣上是要匡正孝义礼法,些许微瑕,并不足道。
相比之下,这份宣诏,只是推恩之举,体面荣耀了些罢了,无需多虑,就以五品规制宣抚吧。”
虽被圣上顾忌规制而驳回,但少年才能却是毋庸置疑,心中不禁震撼,那小子才多大年纪,居然已走到这个地步。
自大庙兴建,贾琮封八品官身,这每一桩事,不在合制,而在圣心。
能做到他这个位置,虽然性子有些板正,但也不是傻瓜,尚书大人这是给他指点迷津,好好接着便是。
还好被圣上驳回了,不然一个秀才加进士之荣,就要引起轩然大波了。
这份诏书只是圣上要在孝义之争上,毕其功于一役,如此才可首尾兼顾,不落泥爪,堂而皇之。
这诏书既是加恩于贾琮,更是圣上向天下彰显,他心中的孝义亲恩,这份诏书颁下,这件事才算真正落地。
郭佑昌看着案上这份中旨,心中思绪翻涌。
……
两相比较之下,那这份诏书的确也不算突兀了。
竟然被兵部尚书和忠靖侯认定有观政协理之才,这两人都是朝堂持重之臣,岂能轻忽其言。
兵部顾延魁甚至奏请让贾琮入兵部观政,忠靖侯史鼎也奏请让贾琮入五军火器营协理。
刘继祖本来还想据理力争一下,但听了郭佑昌的一番言辞,就把自己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只是这少年才情卓然,运势奇异,当真闻所未闻,假以时日,不可限量。
月前,贾琮在金陵建功,圣上却驳回宁王之请,现在看来,圣上心中早有决断。
前日朝中盛传,贾琮献上火器强军方略,恢弘缜密,极得圣心,圣上已按其奏,要在工部建火器监。
郭佑昌思索片刻,说到:“继祖,这份诏书不能只看表象,其根由在于为宪孝皇太后建寺安灵。
……
嘉昭十二年,除夕,清晨。
神京西城,宏德门。
天蒙蒙亮,寒风凌冽。
两辆宽大的马车,缓缓驶入黑暗幽深的门洞,仿佛被狰狞的巨兽瞬间吞没。
许久,才穿过城门,进入喧嚣繁华的神京城。
和路上其他车马相比,这些宽大的马车显得有些怪异,车体全部用灰白帆布遮盖,严丝无缝,根本看不到车内的景象。
车后还跟着十余名带刀持枪的军骑,驾车的都是些健壮的仆妇,头戴青纱,身穿皂色役服。
街上有些见识的路人都能认出,这些穿皂色役服的妇人,是礼部教坊司的官差仆妇。
这种教坊司押解犯妇的马车,在每年年关前后,常会从各地驶入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