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1 / 2)
不过,凤翔的结果都在张延礼的预料之中,或者是他乐于看见。
尽管他从一开始就知道会有数万无辜的百姓惨死,但他还是做出了这个决定。从这个角度而言,他是自私的,是冷血的。
但是,张延礼从来不自诩为救世主,他救不了世人,只能尽自己能力所及救大多数人罢了。排在他首尾的,自然是他自己和他在这個世上的亲朋家眷,其次则是为他征战天下的部将和士卒,再然后才是天下苍生。
张延礼自认为做不到一视同仁,他有七情六欲,有远近亲疏。
神策军自己动摇了朝廷在凤翔的统治,张浚和杨复恭这两人素来有些不合,如今也没人对他们有任何约束,所以做起事情来全然不顾后果。
至于在此分兵的神策军和山南西道兵马,在饱掠一番后也各自出兵,但是已经大肆劫掠后的士卒军无战心。杨守亮的山南西道兵马,一天行军不到二十里,哪怕杨守亮反复催促,也没什么作用。
杨守亮没办法,只能任由士卒这样,他反正没打算攻下秦、成等州,只想找机会劫掠一番,加上也是响应义父杨复恭出兵,所以他没什么战略目标,也没强令士卒行军。
镇守秦州的安敬思,早就发现了杨守亮的大军,虽然安敬思手中兵马不多,但临时征召吐蕃千户,他手中的兵马已经超过一万两千人,虽然还不能和杨守亮手中的两万山南西道兵马相比。不过,以安敬思的性格,自然不会固守秦州,被动应敌,他早就派遣了斥候,随时监视山南西道兵马的动向,准备出击。
至于李茂贞那里,只有万人,一路逼近保定县,沿途虽然也被曹进玉留下的一都兵马骚扰,但李茂贞目标明确,对士卒的影响也很强,不像山南西道兵马那么懒散。
没过多久,定难、保大、保塞三镇兵败的消息传至凤翔,但是压根没有影响到杨复恭、张浚二人的信心。在他们心目中,这三镇兵马不值一提,朝廷压根只是想利用他们牵制住张延礼的部分兵马,对于他们的失败也不在乎,完全没有想到这三镇兵败后的战场局势。
在盐州大败定难军后的十余日后,张延礼亲自率领兵马抵达京兆府,逼近长安而来。
当然,提前抵达的只是先锋部队万余人,剩余人马则还在路途中,数万人的行动,哪怕驮马再多,也做不到那么快。
不过,张延礼并不在乎,如今长安空虚,朝廷见到赤水军逼近长安,必然会有举动。
至于在凤翔的神策军,并没有好好利用张延礼从盐州赶到长安的十余日。神策军主力劫掠凤翔之后,还停留在凤翔享乐,并没有继续扩大战果。
山南西道的杨守亮依旧在晃悠悠的行军,倒是让准备伏击的安敬思等待的心急不已。
也就李茂贞那里动作最快,如今已经开始在围攻泾州治所保定县,不过泾州城中还有两千州兵,一时之间李茂贞未必能破得了城。
不过,当京兆府内出现赤水军后,消息传回长安,圣人最先坐不住了,连忙召集宰相们议事。
原先朝廷的宰相有韦昭度、孔纬、杜让能、张浚、崔安潜等人,韦昭府去往蜀地讨伐陈敬瑄和田令孜,张浚在凤翔讨伐张延礼,如今在朝中的仅有孔纬、杜让能、崔安潜几人。
“陛下,如今凤翔已经被攻下,还请速速召回神策军,免得长安为叛军所趁。”
听到京兆府出现了赤水军,孔纬最先惊疑,连忙劝谏圣人召回神策军。
实在是这些年他们几次逃离长安,被打怕了,所以孔纬此刻自然不想继续再被驱逐出长安,在他看来,神策军如今实力占优,既然已经控制了凤翔,不如留一部分兵马在凤翔,大部则撤回长安守卫京师。
“不可,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崔安潜对于此战的结果非常悲观,自从圣人决定出征之后,就没在朝议中说什么有针对性的意见,求一个明哲保身。
所以此刻主动谏言的反而是杜让能,他虽然没有统兵的经历,但能当上宰相的人,自然不会一点都不懂。
“陛下,既然已经与朔方军翻了脸,此刻当不留余地,也不可心怀侥幸。”
“据闻张延礼极其善于骑兵野战,若是神策军此时撤回,恐怕容易被凉州骑兵所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