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地中海之梦 第81章 争议的转向(1 / 2)
关于这些海上变故的事情,在不久之后就传到了汴京城里,然而却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方巾的舆论和朝野的争辩,都还围绕着之前发生的事情在进行。
好在李宁并不是一个简单迂腐的正人君子,对于这样的情况他也早有准备
他早就已经从皇帝的书信当中得知,汴京城里的各种消息最近总是接连不断,有关于边防的,有关于灾情的,但最多的还是关于光幕司的。
博斯普鲁斯海峡不足以限制大宋王朝的贸易欲望,小小的马尔马拉海更不可能。但穿过赫勒斯滂海峡之后,爱琴海的主人希腊各城邦们便开始讨厌起这群生意上的伙伴了。
在汴京,光幕司带来的学问,早就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因此这里的人们对于那里的局势是相当熟悉的,只可惜离得太远无法第一时间得到相关情报,故而他们的争论要比局势的发展迈上许多。
正因为如此,一旦有消息从那边传来,立刻便可以引爆整个汴京城的舆论圈子。无论是士大夫们经常聚会的酒楼,还是偏僻角落里的小小茶馆,都可能因为一个消息而瞬间陷入静默或者疯狂。
早些时候,伊苏斯大战胜利的消息,以及10万颗脑袋成为军功的疯狂,点燃了不知多少家茶楼酒馆儿的疯狂氛围。
而前一阵子版权法所引发的各种争议,更是造成了士大夫们之间激烈的争论,年轻士子们火气旺一些就在茶楼酒馆里大打出手,为此赔付的银两,据说足以让一些接近倒闭的酒馆儿扭亏为盈。
为此,那些原本在酒楼里给人说书,讲什么刘关张的老先生们,如今也已经换了新的内容,谁要是不懂些光幕司的事情,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
有趣的是,李宁在知道这一情况之后,竟然也掺和进来,他生怕那些缺少消息的宋朝人将自己的事业妖魔化,因此主动派遣了一部分人,操着福建当地口音,跑到汴京城里来向这些事情百姓们解说光幕司的大小事物。
得亏了福建当地学习氛围浓厚,读书人又极多。因此,他得以凑够足够的人手,在这偌大的汴京城里,占有舆论上的一席之地。
几家科研院所的工匠们常去的茶楼脚店,更是成为了他们的主要阵地。于是有无数被认为是小道消息的传闻,从这些偏僻的小店铺当中留传到房间中去——毕竟汴京城里声名显赫的72家正店,并不是小小工匠们能够消费得起的。可这小小的脚店,毕竟不受朝野世人的重视,因此即便消息是准确的,有时候也需要发酵一段时间,才能够传到更多人的耳中,然后需要更久的时间,才能够让人们接受。
不过时间长了,爱打听热闹的边境人也就很快摸透了其中的规律,嗅觉灵敏的某些人更是很快找到了这些犄角旮旯里的小小店铺。于是特意过来打听消息的人也随之多了起来,以至于店铺的生意也跟着好了许多。
就连经常过来喝酒,听取了那几个工匠,也因此颇受到了店家的感谢,虽然他们并不是消息的主要传播者,但他们知道,住在他们所谓科研所里的那些个福建来的书生们,确实为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利是。
更有意思的是书生们,今天要学的那些说书先生们,在这小小的茶楼当中,免费为大家说古论今一番。
开场的热闹当然不会是正戏,而是大家最喜闻乐见的说三分,三分就是三国。
此时的说三分,早就已经有了演绎的性质,因此有许多事情都与历史上的并不相同。因此书生们按照李宁的吩咐,小小的科普了一下历史上的真实事件,竟直接让那些来听的听众们感到了许多新鲜的感觉。
人总是容易见猎心喜的,因此,这一招的奏效并不出奇,然而比起熟悉的华夏历史,汴京城的百姓们更容易建立信息的,应该是那遥远的异域他国。
于是在三国的故事讲完一部分之后,福建书生们开始讲起了希腊的神话。
但希腊神话有许多违背人伦之处,因此并不被世俗礼乐已经占据统治地位的宋朝百姓所看重,甚至有很多人喝起了大菜,导致书生们不得不很快的结束了小小的简介,顺便还吐槽了希腊神话当中的那些让人匪夷所思的男女关系。
不过很快,众人感兴趣的东西便来了。
“长毛兔的事情,之前房间就已经有许多传闻,为了以正视听,我家掌书记特地交代我们,要告诉在座的父老乡亲,北方是非常适合这种长毛兔生产的,但你们一定不要被那些狡猾的商人给骗了,如今长毛兔的数量还是比较稀少的,所以不易买到,过一段时间朝廷将会在北方推广,这样你们就可以在耕种的同时,稍微养上那么一两只,带到可以剪毛的时候,朝廷也会派人下乡去收购,到时,兔毛不愁销路的你们,就可以小小的赚上一笔,这是官家必然会同意的仁政。”
“原来是这样。”
“这个真是个不错的想法。”
“我早就听人说过,光幕司对皇宋那是大大有用处的。”
众人七嘴八舌一番,却又听到书生话锋一转,讲道:“我家掌书记也说了,光幕司的事情确实是有一些好处的,但我们不能只看到好处,也要看到危险。光幕能够带给我们的往往还有敌人,而且那些敌人完全有可能比我们强大,所以万万不能掉以轻心。”
“这话也对。还是小心的好。”
寥寥几声感叹之后,在场的众人就没了声息,转而用更加渴望的眼神看向出生,似乎是在期盼着他说出更多有意思的事情。
书生无奈的摇摇头,智虫来了汴京之后,这种氛围他就已经很熟悉了。
只可惜这种事情并不是李宁所能预料到的,他万万不清楚人们对穿越的渴望,竟然不输给21世纪。
其实他早该清楚黄粱一梦的传说,可是唐朝就有了宋朝人,根本就不会对穿越这种事情感到陌生。因此当他的战略逐渐通过皇帝传达给书名院,继而通过书名院,那些不靠谱的书生们在各种场合通过仆人朋友乱七八糟的家伙传到房间之后,所有人都开始意识到李宁的所谓功业,其实他们也有可能做到。
于是很快,一些非议李宁的传言就开始在坊间流传,然而到现在为止这些传言还没能成为主流,因为大家都在忙着想办法去那些愚蠢的落后之地赚钱。
至于那些野心更大的,或者说他们自认为志向更大的人,早就已经开始羡慕李宁如今的处境,短短一年之内,由一个白丁骤然升到七品大员——七品在宋朝确实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官——封疆一方,又有谁不肯在这方面多努力呢?
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如今陛下既然喜欢这光幕思的事情,那么,愿意为此而了解一下夷情的人难道还少了吗?
只可惜这些人的了解有着太过明确的目的,有些事情一旦明确了,虽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但也有一种狂妄自大的倾向,而宋巢,一向携带着华夏贵胄所延续下来的重大弱点——以天下中心而自居。
所以深知这一点的书生们,希望汴京城的百姓们也能够有所了解,可惜他恐怕要失望了。
因此他跳过了那些不必要的项目,直接展开了今天最为要紧的话题——海上贸易冲突。
“掌书记曾经说,西方文明是蓝色文明靠海洋吃饭而我们东方人是陆地文明,在陆地上跑,到四处去做那些互通有无的事情,也好挣下微薄的家私,老了不缺人奉养。但我们不知道的是这世界上更加广袤的不是陆地,而是无边无尽的海洋。而我们平时不在意的是,车船之间载货的差距,往往是非常大的。”
“车当然不如船载火多,可是车能跑到船去不了的地方,船只能在水上跑。而且有的时候车还比船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