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地中海之梦 第43章 三遂平哈利卡纳苏斯传—梅开二度(1 / 2)
孟多斯陷落了!
这是没有悬念的,城墙都已经被摧残成那个样子了,还有谁能够守得住呢,因此一夜的激战之后,马遂和阿明塔斯的军队就顺利地站在了那里。
但,这是一个在原本历史上,不会传到欧戎托巴提斯耳中的消息。
只是他已经顾不上这一点了。
或者说完全不必要顾及这一点。
卡里亚地区的小城池非常之多,之前也有很多联系过亚历山大,所以如果有谁陷落的话,并不出乎他的意料。
甚至他已经为此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或者说,打从一开始,他就不曾设想过外面会有人援救哈利卡纳苏斯,因此外面打死打活都与他没有关系。
但火药的威力是他不得不防备的,因为他不仅震碎了孟多斯的城墙,还震碎了所有士兵的内心。
随着消息的不断扩散,哈利卡纳苏斯城内的士兵们已经越来越不愿意继续防守下去了。
只是在这个时候,欧戎托巴提斯发现了对方的又一个巨大失误。
亚历山大竟然带领着士兵们将这座城池团团包围起来,让那些想要逃走的士兵们,没有了最后的退路。
这个时候不应该是放纵他们逃跑的时候吗?这样,整座哈利卡纳苏斯说不定都会跑得一干二净。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敌人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难道他们不怕敌方的士兵出现伤亡吗?
可是很快他就没有时间再去考虑这个问题了,因为亚历山大竟然在城外组织起了攻势。很明显,这位来自马其顿的国王是准备趁热打铁,一举拿下哈利卡纳苏斯。
……
“哈城的西北角是个非常不错的攻击方向。我们家将军认为,国王陛下也一定这么认为。”
孟多斯城头上,已经取得胜利的马遂,正在和阿明塔斯交谈。
“看来,你的将军比我还了解国王陛下,他确实选择了那个角度。也不知道我那位老朋友什么时候才能来到这里,如果有他在的话,相信国王陛下一定不会寂寞的。”
梅利埃格说:“国王陛下有你这样的老不想陪伴,怎么可能感到寂寞?他现在所需要的只是快速拿下城池的办法而已,而如今,这位姓马的将军就已经带来了这样的方法,相信就算我们的那位后勤总督没能如约来到战场。国王陛下也不会为此而感到孤独,他只会翘首等待老朋友的到来,相信太阳也会想念月亮的。”
马遂终于坐不住了。
“你为什么说我们家将军是月亮呢?他那样勇武敢战的人,不应该有个更好的称呼吗?”
梅利埃格没想到对方的反应竟然如此之大,他立刻道歉说:“请原谅,我们都很尊敬我们的英雄。”
马遂也气呼呼的坐了回去,说一千道一万,他总是还能理解对方这番心态的。因此在这种事上与对方发生口角,实在是不够明智。
夹在中央的阿明塔斯此时就有些被动了,他不知道该为哪位老朋友说话才合适?
唯一让人感到庆幸的是,面前的这两位都还算有些克制,要是在这里直接打起来,说不定他们的同盟关系都会受到影响,如今阿明塔斯也总算了解到了天国人的厉害之处,有这样的盟友,谁又愿意失去呢?
远处,亚历山大的军队已经开始填充壕沟,他们的方法在这个时代还算小有特色,因为他们运用了一种特殊的装备叫做棚车。
这是一种能够为士兵们遮挡远处弓箭杀伤的工具,由于亚洲人在弓箭方面的使用频率要远远超过希腊士兵,所以这样的装备在东征的战场上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只是那条河沟实在是太过丧心病狂,后来的史学家们是这样记载他的具体数据的。
深23英尺。
宽45英尺。
不熟悉英制单位的人,很难立刻这个数据具体下来。
但他和21世纪的传统中国尺,其实只相差三厘米而已。
但如果大家生活在宋代,则可以基本忽略这个差别,因为双方只相差一厘米或者说更准确的半厘米。
因此,马遂最后估测出来的尺寸,和历史学家们的记录并没有太大出入。
虽然他使用的是宋尺。
但这样的描述传回国内之后,几乎所有的枢密院官员都陷入了抓狂的地步当中。
七米深,十三四米宽的壕沟,虽然不见得不曾出现在华夏战场之上,但这只是卡利亚地区的一座普通城池而已,如果座座城池都像这样防御,那么宋朝士兵们恐怕要折损不少在这里。
没有人愿意死在这种荒凉的地方,更没有人愿意死在这种没有意义的战争里——即便胜利的捷报已经传回了汴京,也无法阻止有人怀疑这场战争的积极意义,他们还觉得这里的土地和人民,并不能顺利的成为黄宋疆土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风俗太过迥异,而地域出产又不是很多。
但年轻的皇帝赵祯,还是坚持了他当初的决策。
他已经闻到了西夏叛变的气息,这和历史上有所不同,但也因此他做出了不同于原本历史上的选择。
他需要一只能争冠战有过实战经验的士兵,因此他才派了10万人南下福建路。
很多人看出了皇帝的心思,但大多数人还以为他是年少气盛,所以才想着能够在以后必然爆发的战争当中取得优势,可是这样的薪水是确确实实为帝国利益服务的,那些还在调侃的人,不知道是不是心思太过老成了些,或者说老辣圆滑了些。
但这些老辣圆滑的人,注定将会在战争当中扮演一些不光彩的角色。
比如,其中一些人就试图让皇帝意识到战争的可怕,这两项数字对于提醒皇帝来说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所以他会频繁的出现在奏折之中,成为老臣们约束皇帝扩张野心的重要说辞。
此时的马遂,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会带来怎样的结局。他只是按照李宁的要求,忠实的记录着战场上的一切,李宁需要这样的记录去敲开那些空口说白话的军事家们的脑壳儿,也好让他们更加切实的为帝国的利益服务。
宋朝诞生了许多热衷于讨论军事的书生,也因此而出现了许多军事经典,但他们的知名度,比起明朝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来,则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李宁甚至一度认为,那位山东老乡的著作,完全可以移植到宋朝士兵身上,从而大幅度的提升这群王八蛋的战斗力,甚至他那著名的三才阵,甚至包括狼筅在内的武器发明也都可以尝试移植一下。
毕竟,宋朝和明朝之间的时空差距并不是很大,这样的借鉴恐怕有着非常巨大的意义。
只是这件事情姿势极大,他恐怕还需要和本地的某些资深人士讨论一下,现在他最想见到的一个人就是《武经总要》的作者曾公亮。
然而这种期盼可能是没有意义的,就算老庞的脸面再大,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将这样的朝廷重臣忽悠到福建路来。
不过李宁大可以在路上好好的准备一下需要讨论的内容,因此他的行进速度甚至要比那位施家子弟出身的章访还要慢一些。
于是,马遂成为了在前线最为孤独的人。
他就这样孤独地欣赏着亚历山大的攻城艺术。
再花了数天的时间,终于将壕沟填平之后,亚历山大开始组织他的军队,推进高耸的攻城塔。
这种笨重的设备自然需要平整的土地才能运动,不过它的威力也是巨大的,高总的城墙在他面前失去了高度优势,弓箭手们终于有了小小的发挥余地,当然步兵也可以通过攻城塔对敌人城墙造成威胁。只是那对他们来说同样也意味着威胁。
不过勇敢的马其顿人并不缺少智慧,因为他们还有攻城锤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
所以工程塔上的士兵们只需要驱离城墙上的士兵掩护工程,处于摧毁城墙就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缺口,以便让更多的士兵们对城墙造成威胁,这才是最为合算的进攻方略。
只是这样的进攻方略,一直到了克雷塔斯等人缓缓到来,都没能取得实质的进展。因为哈利卡纳苏斯城内的守军们并没有选择坐以待毙。
首先他们让工程师修建了一座高达150英尺的塔楼。用以压制亚历山大的工程塔。而后他们选择在某天晚上突然冲出城池,试图摧毁围攻他们的重要设备。
这样的偷袭是亚历山大万万没有想到的,因为之前一次他们已经因为偷袭而损失掉了不少人手,甚至还在当天晚上,欣赏了一下火药的精彩表演。
这意味着城里的士兵们很可能早就已经因此而心惊胆战,在恐惧之下没有足够的力量作战。
但是亚历山大显然错了。
他为此险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好在克雷塔斯所带来的援军终于起到了作用。一直谨慎着按兵法形式的章访,从没有放弃战场上的警惕。
因此他的人率先发现了偷袭的敌人,并与之纠缠在一起,惨烈的厮杀。换来了希腊人的凶猛反击,出城的波斯军队虽然也有所准备,并且因为欧戎托巴提斯的鼓舞而士气大震,但宋朝人裹得像粽子一样的盔甲,让他们束手无策。经过炼制的钢刀,更是比他们的装备更胜一筹。
因此。包括波斯的希腊佣兵在内的偷袭部队,在一场惨烈的夜战之后,付出了巨大的伤亡,而宋朝人这边也终于意识到了他们的装备在敌人面前有多大的优势。
章访也按照李宁的要求,一五一十的记录了这一站的激烈战斗。甚至因为担心可能会忘记而冒着伤口撕裂的风险,连夜进行了记录和传递。
马遂盘踞在孟多斯城内,清楚地看到了这一切,也终于意识到宋朝军队立功的时候来了。
不过,那位英明的国王显然也已经看到了盟友的强大。他开始对宋朝人的装备感兴趣,并询问是否能够出价购买这些装备。然而在场的几位军官都没有权利决定这样的买卖,因此他们只好婉言谢绝了国王的邀请,虽然对方拿出的黄金对于李宁来说可能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但是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阻止任何涉及到军事的买卖,即便提出这一建议的,有可能是带领他们一直取得胜利的那位不入流的军官。他们也将会阻止那个混蛋犯下任何错误。
好在。此后不久赶到的李宁很快也阻止了这样的情况发生。
他显然不是个糊涂的家伙。这是他妄想让所有潜在的敌人都变得糊涂起来。因为他对亚历山大的说辞竟然是那样的武器,经过天国神灵的祝福,并不适合外面的人使用。否则那样的祝福将有可能变化为诅咒。
亚历山大是个迷信神灵的家伙,在东征的过程当中,他就不止一次的祭拜各路神灵。虽然说在同样迷信的波斯故土上,这样的行为极有利于树立他的形象。但不得不强调的是,有的时候骗别人骗的久了自己也许也会相信的。
但李宁的姗姗来迟,对于亚历山大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借口,因此他提出让宋朝军队承担战场上的更多任务。
但李宁的说辞则显得更加充分而富有依据,因为在过去的两次战斗当中都是他的人发挥得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