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新项目(求订阅)(1 / 2)
在北汽制造厂,段云平这位一把手,格外偏袒陈国华。
导致下面很多车间主任、科室主管都怨声载道。
虽说吧,陈国华是可以给北汽带来荣誉,也带来了不少实惠。
但每次他要搞什么大动作的时候,总是让大家胆颤心惊的。
因此,部分领导是恨不得陈国华去其他单位,去祸害其他人去。
几位领导闲聊了一下,然后就是商量一下北汽内部对陈国华的奖励。
大家伙商量了一下,很快就定了下来。
啥也不说了,物质奖励才是最合适的。
给钱的什么,北汽也穷呢。
反倒是物质奖励,最近北汽还是积攒了一些家财的。
陈国华没有推辞,直接就领了这些奖励。
因为这是五十斤大米、二十斤腊肉和五瓶茅台酒,绝对是很值钱的奖励了。
“这大米还是前段时间军工厂那边运过来的.”
薛亚军简单解释了一下,陈国华才知道,那段时间,他在十一号仓库给那些来自不同单位的工人培训时,北汽这边的仓库确实收到了不少好东西。
尽管北汽这边给其他兄弟单位无偿培训,是上面的命令,责无旁贷。
但别人可不是不懂办事儿的。
也因此,陈国华收这些奖励更加不客气了。
“这么多奖励,你自己不好扛回去吧?走着,坐我的车回去。”
拍了拍陈国华的肩膀,薛亚军领着前者就离开了。
身后,段云平张了张嘴巴,心说,其实他也是可以帮忙送一送的。
唉,被老薛这家伙抢先了。
翠花胡同,巷子口,一辆吉普车稳稳地停在陈家门口。
附近的邻居,都忍不住抬头张望一下。
发现下来的是陈国华,还有一位看似领导的人和一位司机,心中的八卦之火,瞬间燃烧了起来。
“大哥,你回来了,这是谁呀?”
刚进门,院子里,正在跳绳的陈小敏马上停下自己的动作,睁大眼睛好奇地问道。
陈国华和于建川两人,一人扛着大米,一人抱着酒,身后还跟着一位提着腊肉的薛亚军。
“这是大哥的同事,身后这位是领导。”
看到小家伙,陈国华笑了一句,于沫离、陈小月她们已经起身快步过来了。
云婉裳和胡萍姑两人更是帮忙招呼客人,甚至还责怪陈国华,怎么能让你领导帮忙搬东西呢?
家里,一番手忙脚乱,大家互相客套。
薛亚军坐在客厅里,看着秀外慧中、气质温婉的云婉裳,感慨说道:
“我就说小陈怎么那么厉害呢,原来他是有您这样的母亲呢”
基因遗传嘛,这是先天决定的。
但后天的努力,还有陈国华自己的挂,这才重点。
云婉裳谦虚了几句,话题转移到了刚才搬回来的大米、腊肉和茅台酒。
老薛简单说了一下奖章的事儿,顺嘴提了一句,这些物质奖励是北汽给陈国华的鼓励。
同时还提了一下,目前陈国华的工资,已经是十一级技术员了。
胡萍姑惊讶地突然插嘴道:
“岂不是说八弟现在每月都有七十三块五的工资了?比我都高多了.”
“那伱要努力了。”云婉裳呵呵笑着说道。
工资这件事,对陈家来说,并不算什么大事儿。
毕竟光她一人,就比陈恭禄、胡萍姑和陈国华三人加起来的工资,还要高。
因为她现在去了人大之后,每月的工资是按照第五档的工资标准,也就是二级教授的第五档,每月是两百八十元的工资。
没等胡萍姑说些什么,门口传来了陈恭禄的声音。
“哈,门口的汽车是谁的呀?”
看到陈恭禄进来了,薛亚军和于建川都站了起来。
自然又是一番客套的寒暄了。
老薛以前也是部队的,只不过转业了。
所以,他跟陈恭禄聊天的时候,直接就聊起了部队的那些事儿。
不过大家都是不同部队的,连领导都不是同一人。
陈恭禄本来应该是粤军才对的,但后来直接就跟着老许了。
聊了一会儿,薛亚军就提出告辞了,毕竟时间不早了。
“再聊一会儿嘛,你看这酒都准备好了.”陈恭禄竭力挽留,旁边的陈国华都没有说话的地方。
薛亚军并没有留下来,毕竟这酒是奖励给陈国华的,他留下来喝掉的话,算什么了?
晚上的餐桌上,一家人坐一起,陈恭禄已然对那五瓶茅台酒垂涎欲滴。
“儿子,我还没喝过你的酒,今晚大家都这么高兴,开一瓶吧,怎么样?”
陈国华还没吱声,云婉裳便笑骂道:
“你自己身体怎么样不知道了是吧?还喝酒?”
“对啊,爹,之前在金陵的时候,医生都说过了,少喝酒,您就跟您领导一个样儿,也是那么爱喝酒.”
胡萍姑也跟着劝说道,陈恭禄顿时就蔫了。
人家老许是不怕任何人念叨的,每天最少一瓶茅台酒。
可以说,茅台酒厂生产的茅台酒,小部分都是卖给了老许。
毕竟老许的大部分工资,全都交给茅台酒厂。
陈恭禄家里还算好,有个高工资的媳妇,可是没用啊,管着不让喝酒。
加上他还需要照顾他那几位战友,工资也所剩无几,自然就很少喝酒了。
“爹,其实上次我跟茉莉订婚的时候,您不也喝过了嘛?”
陈国华笑了笑,“再说了今天就算我开了一瓶酒,估计您也喝不了。”
“为什么?”陈恭禄瞪眼,喘气道。
“喏,您看看您能摆平我娘么?”陈国华冲他母亲努努嘴,老陈顿时不说话了。
全家看到这一幕,瞬间爆笑了起来。
欢乐的气氛中,晚餐很快就吃完了。
今天家里又多了二十斤的腊肉,直接让家里的肉类储量,再次上升了一个台阶。
还好地下室的温度很低,加上去年冬天的时候,弄了不少冰块到地下室里储存起来。
所以,现在的地下室里可是有一个冷柜,那简直不要太舒服啊。
即便是那些肉放很久,那都不会有事儿的。
家里有粮有肉,所以一家人吃饭的时候,都很安心,脸上满是笑容。
几天之后,陈国华回到北汽制造厂,拿着计划书,又直奔一把手办公室了。
一个不算新的项目,因为之前,陈国华就想要弄它了。
记忆磁芯的研发制造项目。
“什么?你又有新项目了?这个记忆磁芯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
段云平翻看着技术资料,满头雾水地问道。
自从认识了陈国华之后,段云平就觉得,自己的词汇量是越来越匮乏了。
这个什么记忆磁芯,分开来看,他知道是什么意思。
可是组合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了。
“领导,是这样的,这个记忆磁芯呢,其实是晶体管计算机里的一个主要元器件,相当于人体大脑的存储功能.”
陈国华用最简单形象的比喻来解释,段云平表示听明白了,但不支持。
“我记得你上次就跟我提过吧?你刚才不说大脑,我都没想起来”
“领导,为什么不支持?这可是高科技啊,而且它可是关系到北汽制造厂的机床技术革新的啊.”
听到段云平不支持自己,陈国华赶紧解释了起来。
前者却语重心长地表示,先完成纤维研发工作再说吧。
主要是现在下面很多车间主管都跟他反馈了,不能再从他们部门调人了。
否则的话,他们可就没办法完成任务指标了。
“不是,领导,这个记忆磁芯项目完全可以先制作这些生产设备开始嘛”
陈国华闻言,赶紧跟对方坦白。
主要是现在的配件研发小组,其实已经快结束了对纤维设备的研发工作。
既然这样,肯定不能够让马云禄他们没事儿干吧?
正巧拿这个过渡性的记忆磁芯的设备研发工作,给他们练练手。
因为生产记忆磁芯的设备,就包括了混料机、造球机、回转热处理器、球磨机、干燥机、挤压机、烘干箱等。
而混料机跟生产纤维,以及生产板簧的混料机,又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机械。
咋说呢,这就是考验马云禄他们这些技术员的时候了。
技术员想要突破技术,那肯定需要多练习啊。
“你说什么?已经快完成了?”
段云平却抓住了重点,他就听到了纤维设备,已经快完成研发了。
“对的,领导,就在这一两天,就可以完成了。”
陈国华点点头说道,段云平却激动地拉着他,非要去配件研发车间那边看看。
既然要去看,那就去看看咯。
两人来到车间,马云禄、华居佐、周德龙等人都在忙碌着,并没有注意到有人进来了。
直到曹同贵喊了一句段书记、陈组长,大家这才发现了他们。
“你们忙你们的,呵呵,我就是来看看。”
老段热情洋溢地打着招呼,示意大家不用理会他,他就是来看看而已。
众人也是打过招呼之后,继续埋头工作。
纤维制造设备,目前就剩下这最后的干燥机了,技术部件什么的,都相对简单。
“怎么这次这么快了?”
转了一圈之后,段云平也发现了,确实是所有设备都生产制造完毕了。
几乎也可以说,如果需要的话,配件车间这边,都可以拉出去建立一条生产线,然后剩下这些所需要的设备了。
在车间办公室内,陈国华和段云平两人坐了下来,前者笑呵呵地指着外面的马云禄四人道:
“领导,您不会是忘记了马同志他们四人吧?”
“他们四人都是机械方面的大学生,而且在一汽的时候,不管是干活还是其他,都十分厉害.”
“来到我们这边之后,更加如鱼得水了.”
“其实那天您带我去机械工业部那边领奖章的时候,马云禄同志他们就跟我说了,这活都快干完了,接下来有没有什么其他计划?”
事实上,他们之所以这么问,除了有冲劲儿之外,也是觉得搞研发工作,比其他工作要有意思得多了。
当然了,如果不是陈国华提供了技术和指导,他们只怕不会这么觉得了。
而除此之外,马云禄他们这些人也知道每完成一项任务,肯定会有奖励,并且这个奖励还不少。
便是冲着这一点,就足以让他们开心、满足了。
段云平闻言,顿时更加好奇,询问马云禄那四人跟华居佐他们五人,到底哪边更强一些?
“领导,这不好比较啊。”
陈国华顿时摇头,没有直接回答。
甭管怎么说,就算是面对老段,他也不想直接评价马云禄他们这些人。
从学历上面来说,大家都半斤八两,都是大学生,这没什么好说的。
但从专业出发,马云禄四人就占了大便宜。
因为马云禄、周德龙、曹同贵和关大伟四人在大学的时候,学的都是机械相关的知识。
也因此,他们在进入一汽之后,才会如此快速上手。
反观华居佐、钱振鹏他们五人,专业都不一样,也跟机械等不相干。
要不是陈国华亲自领着他们,在去年的时候,让他们接触机械。
否则的话,现在还只能看到一群只会拿着图纸指指点点的大学生,跟荣师傅他们沟通起来,只会更慢,效率更低。
另外,如果是从经验出发的话,毫无疑问,还是马云禄他们更强一些。
但在配件研发车间,搞的是科研,拼的是创造力。
在这一点上面,华居佐他们五人反倒更有优势。
毕竟他们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可以任意添加颜料、画笔等,随意进行涂鸦,画出自己想要的图案。
可马云禄他们就不太顺畅,没那么简单直接地做到这一点了。
所以,他们也不是那么好评价的,陈国华也懒得去跟人说这些。
他现在是很满意马云禄他们这整个团队,所以不希望有什么外界的风声,影响到他们。
见陈国华不乐意说这些,段云平也没有继续追问。
拿起刚才陈国华拿出来的关于记忆磁芯的这份计划书,然后表示他需要回去开会讨论一下。
“不是,领导,还要开会啊?难道您是想要解散他们吗?”
陈国华闻言,脸色一变,急忙说道。
老段现在是什么情况?
不想要功劳了?还是觉得功劳已经足够了?
开会是什么鬼?
真要是开会能开出什么结果来,那黄花菜都凉了。
“小陈啊!”段云平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表示,他也为难啊。
身为一把手,他可以一言堂,但不可能一直都是一言堂,否则的话,他也干不长久。
其次便是最近有个任务,他琢磨着让陈国华帮忙解决一下。
“什么任务,您说。”陈国华闻言,端正了态度,坐直了身体说道。
“是这样的,小陈你也知道,我们北汽制造厂是需要非常非常多的钢铁,对钢铁的依赖很高”
“大部分钢铁都是从钢铁厂那边运输过来的,我们是他们钢铁厂的大客户之一”
“之前你要的很多材料,属于是计划外的,所以很难申请.”
陈国华听到这里,已经琢磨出味道来了。
很明显,在现如今的计划经济时代,很多东西的产量,都差不多是固定的。
当然了,这个固定并不是说,它真的就定死了,只能生产这么多。
有句话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工厂十分死板,真的就只是按照计划,只生产那么多,绝对不会超出任何一点。
那么很大概率是完成不了任务指标的。
毕竟总会有一些次品、残品逃过检查,也会有一些意外事件,比如上面突然在年尾的时候,紧急下发文件,需要多剩下百分之二十的产品。
真到了那个时候,只怕工人们都怨声载道了。
因为无端端增加这么多工作量,是很难完成生产任务的。
一旦无法完成这么多的任务指标,上头虽然不会说什么,但绝对也会对一把手这些领导感到失望了。
五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可没少发生这样的事儿。
今年都已经是五九年了,每个工厂的一把手都精明着呢。
因此,倒是有不少是计划外的产品。
可钢铁这东西,即便是有计划外的产品,那也绝对是香馍馍啊。
人家钢铁厂不可能就这么卖给你的。
所以,当时老段就答应了钢铁厂的一把手汪兆惠,到时候让陈国华帮忙解决一下他们钢铁厂的难题。
“什么难题?”
陈国华不动声色地询问道,他也不确定自己能否解决,所以先问一问。
而对面的段云平,却是面露惊讶:
“小陈,你对钢铁这些方面也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