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2 / 2)
董允看了一眼陈道之后,转身让手下的人将所有关于灾荒的上书全部拿了过来。
陈道随即打开这些上书,快速翻阅了起来,在连续翻阅了十多本折子之后,陈道问道:
“蜀地灾荒,为什么不批?那些修缮水利设施的折子为什么不批?”
董允摇头道:“不是我等不给,蜀地粮食已经不足,还要供给驻守在剑阁等地的士卒,已然不够了,朝廷已经没有余力给这些地方治理灾荒的粮食。”
陈道闻言道:“这就是你们和我的差距,思远,拿笔过来批阅,这里的所有折子上报的灾荒,全部按照三倍批,其中粮食从成都粮仓出。”
“好。”
“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董允面色阴沉下来对陈道,道。
而诸葛瞻已经看向了陈祗,道:“陈尚书,给我一支笔,墨我用你们的就好。”
看着诸葛瞻似乎真的想要开始批红,董允连忙拉住他,道:
“思远,他疯了,你也跟着他疯了吗?成都粮仓的粮食根本不够这些地方救灾的,这里的粮食需要给成都和剑阁驻守的士卒用,一旦这两个地方闹饥荒,那才是真正的出了大事。”
“你以为我跟你们一样无能吗?”
陈道看向董允,道:“昨日我已经去检查了成都的粮仓,并填满了成都粮仓。”
“你在跟我开玩笑吗?”董允闻言看向陈道,道。
而此时,诸葛瞻开口道:“是真的。”
董允瞬间难以相信地看向了诸葛瞻,诸葛瞻继续道:“神通之才,犹胜家父,如果真的有人可以兴复大汉,那么就是神通了,董尚书,你今日或许不理解我,但是你早晚会理解我的。”
随即诸葛瞻拨开了董允抓住他的手臂,看向陈祗,道:“笔,我来批。”
陈祗看了看董允,又看了看诸葛瞻,最终递给了诸葛瞻一只批红的笔。
诸葛瞻接过批红的笔开始批阅起来那些灾荒的奏折。
而董允却依旧难以相信,道:“填满成都粮仓?怎么可能?蜀地粮食总计就那么多,他还能够凭空变出来不成?”
而陈道则是完全无视了这位董允,道:“你如果不信,可以带着思远手书去成都粮仓看看,别在这里打扰我办公,思远,给他写一封手书。”
“好。”
诸葛瞻闻言应下,开始写手书。
而陈道则是看向了陈祗,道:“陈尚书,再将各地徭役的折子拿出来,全部。”
“好。”
陈祗闻言点了点头,随即让手下看管文书的小吏去取文书。
而此时,诸葛瞻已经写完了手书,用印之后给了陈道,陈道转身将其放在了董允身前,道:
“董尚书,我就不多做解释了,你去看一眼就明白了。”
说完,陈道随即转身看向了陈祗,拍了拍那些已经被小吏抬上来的徭役文书,道:
“陈尚书,蜀地一年最普通的农民,种地的收成是多少?”
陈祗虽然不知道陈道问这些做什么,但是还是回答道:
“按照去年来看,一户五口之家,一年平均下来,约40石左右,如果是普通的农民,低一点的,五口之家大约不到二十石。”
“好。”
陈道点了点头,随即道:“思远,写折子,拟个章程,大汉去年所有参与了徭役的人,每人发60石,让当地治理官员五日之内派人来成都取。”
这次连陈祗都露出了诧异的神色,大汉究竟具体有多少人参与徭役,陈祗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数字。
但是只是知道一个大概数字,他也能够估算出来这发放的
“好。”
看到诸葛瞻应下,陈道再次看向了陈祗,道:
“陈尚书,麻烦你计算一下这其中的徭役,算算总计需要多少,数目可以多,但是绝对不可以少。”
董允才拿起那诸葛瞻的手书,就已经听到了陈道的这句话,立马开口道:
“即便是你将成都粮仓填满了,但是你这样做,即便是有三个成都粮仓也绝对不够,我绝对不能容许你这么做。”
“董尚书,以为你懂的道理,大将军和陛下不懂吗?”
陈道再次看向董允,道:
“我再说一遍,如果你有异议的话,可以去成都粮仓算,看看那里的粮食究竟够不够,而不是在这里和我胡搅蛮缠。”
“好,我就亲自去看看。”
董允深深吸了口气,随即拿起手书摔门而去。
而陈道却对董允的离去没有丝毫反应,看向了陈祗,道:
“那么陈尚书,我记得南方那些山民似乎并不听话,最近还时常发生动乱,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