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0章驱民攻城,天祥死志(1 / 2)
敦煌郡、酒泉郡、张掖郡三地,敦煌郡对于凉州的最西部,但偏偏紧挨着西州。
是目前三郡之中相对最重要的一个,但救援起来的话,也是最麻烦的一个。
故而,蒙恬才最优先紧着这个地方来。
好在,根据浮水房传来的消息来看,敦煌郡守韩琦本就有一定的军事才能,而且,敦煌守将蒙骜更加不是吃素的。
两个人的配合之下,虽然敦煌军民死伤惨重,但却依旧暂时挡住了敌将马哈木的攻势。
而玉门关的守军虽然只有三千人,但是,这三千人却是鞠义的先登死士,借助玉门关之利,他的情况可比敦煌郡守韩琦、酒泉郡守高拱、张掖郡守文天祥要舒服多了。
不仅先后数次打退了进攻的蒙古军,而且,鞠义发扬他敢打敢杀的风格,趁着一个夜色,发起了一场小规模的夜袭,临走的时候,鞠义还射杀了蒙古军的将领米禽牧北。
自古以来,关口要塞都修建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的地方。人们往往根据地形,选择非常险峻的地方来修筑关城,例如居庸关,嘉峪关、山关海、雁门关等。
然而,汉代的玉门关却修建于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中。
受地理因素影响,玉门关周围都是一马平川的无人区。尤其是从空中俯瞰玉门关,会发现这里毫无遮挡,作为关隘选址地并不险要。
但是,玉门关更大的力量是“锁水”。
西汉初期,玉门关附近并非像后世那样土地干涸,四处荒漠。
那时候的疏勒河要宽阔得多,河水不时从地下涌出,形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湖泊,沼泽密布,芦苇丛生。
秦长城东西阻拦,马鬃山在北边横亘,南边则一直通向阳关,塞墙和烽燧以外是望而生畏的大沙漠。
玉门关就像一个湖心岛,东、南、北三面均是海子,只有西面一条旱路通往戈壁滩。
在这里设置关隘,一来可以解决城中驻兵的水源供给问题,二来利用湖泊这个天然屏障,保护关城的安全,锁住水源,就有了“万夫莫开”的自信。
在以骆驼、马匹为交通工具的古代,要想穿过大漠就必须择水而行,流淌在长城沿线的疏勒河,成为玉门关的军事防线。
故而,元蒙如果想要由凉州出兵配合忽必烈与慕容恪部夹击西州苏定方,玉门关就是他们绕不开的一个阻碍。
借助玉门关之利,鞠义以三千孤军,硬是挡下了两万五千的元蒙兵马,而且,还能够偶尔打一打反击,元蒙在凉州投入了二十五万兵马,如今,已经损失三万余,其中,足足三千多人就是倒在了鞠义的手中。
可是,接下来如何支援酒泉郡、张掖郡就比较让他头疼了!
按照蒙恬的准备,为了让窦宪的那一路兵马安全穿插草原到达敦煌,蒙恬还想要顺势搞上一出虚虚实实之计的。
虚虚实实之计,向来是依靠虚的来保证实的。可是,问题是他们现在的几个目标地区,全部都要求是实的。
可是,这一套计策用出来之后,窦宪他们那一路军马自然是提高了安全性,而支援酒泉郡、张掖郡两地的兵马,那就更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