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收获(1 / 2)
张骥看过一些资料。
巴巴罗萨计划,德军三路进攻苏联,在莫斯科城下,德军的闪电战攻势戛然而止,双方变成了消耗战。
消耗对德军是个很严厉的考验,屁大点地方根本没啥资源。
美术生出身的小胡子在微缩比例地图上自然出手不凡,一通指指画画,兵锋直指高加索东面的巴库油田。
德军a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今天的伏尔加格勒)沿顿河南下,一举叩开了高加索地区的门户,罗斯托夫市。
苏军无奈只能在顿河南岸布置防线。
随后德军在事先战略的顿河南岸桥头堡向苏军发起攻势。
而苏军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顽强抵抗。
当时苏联在罗斯托夫市一所军事学院中有着一批炮兵学员。
这批年轻人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理论知识扎实无比。由他们来操作火炮,打的那叫一个准。
给当时的德军带来相当大的麻烦。
只不过当时苏军也是首尾不能兼顾,战场指令和具体行动执行的那叫一个拉胯。
兵力不足,预备队跟不上,后勤补给更是跟笑话一样。没几天防线上的炮弹就打没了。
苏军没办法,只能后撤。而后德军在空军的配合下一举渡过顿河,面对整个北高加索平原,地图箭头直向高加索山脉。
张骥眼里出现的画面如果是真实的话,那这些年轻人就应该是操控野战炮的一个小组了,极有可能就是军事学院的炮兵学员。
而视线主人应该是这片防线上的一个军官。
为了防止野战炮被德军俘获,下令让学员带着野战炮先行撤离。
然后这个军官抱着必死的信念,在临死前炸掉这个简易的指挥所。埋葬掉一些信息不留给德军。
“这是个英雄啊!”
张骥也不在乎眼睛的变化了。双手恭敬的把骷髅头和全身骨骸放在一边。
继续挖坑,而且挖的很细致,试图找出这位苏联英雄的一些相关物品。
一个五角星里面带着镰刀锤子的腰带扣,一个红旗勋章,这个勋章在苏联多的是,根本没法查询。
图像里面军官手里拿的那把枪没找到,估计是被当时的德军拿走了。
在照明灯光线不及的角落里,张骥终于找到了这个军官的身份胶囊,一个小型的电木软塞。
软塞的密封性很好,直接打开,抽出里面已经发黄的纸条,张骥十分小心的把纸条捻开,生怕力气大一点直接把纸条碾碎。
在灯光下,张骥看到了一行小字。
“不必知道我的名字,我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得了,这又是个熊国倔犟的小迷信。
二战的苏联士兵多数都有着迷信情节,在自己的铭牌胶囊里不愿意留下自己的名字
认为这些都是不吉利的,上了战场只愿意写一些跟父母告别的话,跟爱人表白的话,或者像这个军官一样,又煽情又直白。
弄的张骥脸上直抽抽。
“唉....”
张骥只是叹了口气,轻轻的把纸条放回胶囊里。
坑挖到一定深度,张骥开始向侧面坍塌的棚房方向打通道。
通道不好打,时不时的有碎木横亘。
张骥挖挖停停的弄了有两个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