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大唐的变化(1 / 2)
与此同时,大唐学院研究的优良种子,也由秦川向全国推广,粮食逐渐获得大丰收,自748年至750年,三年时间,大唐粮食产量翻了两番,这期间高不易还意外发现了红薯这种产量极高的粮食,于是也被他积极推广,并获得了成功。
为了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他把棉花纳入了大唐战略物资清单,因此在东部、西域棉花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为此朝廷出钱在西部战区、东部战区辖区内,大面积修筑灌溉水渠,使得棉花和粮食产量极大提高,棉布、棉衣也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随着西部棉花产量的增加,西部与中原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西部百姓生活逐渐有了很大改善,局势也慢慢稳定了下来,西部战区在高仙芝的带领下,扩展到了葱岭一代,高不易不得不在伊丽河谷设置了大都督府,来统领极西之地。
物质的极大丰富,再加上开明的社会氛围,必然带来人口爆发式的增长,因此,这三年时间大唐人口从六七千万人,一下子增长到了一亿二千万,迁移至三江平原的人口也达到了一百万,为此高不易在平卢以北又建立了渤海湾战区,进一步加强了对北部地区的统治,三江平原的粮食产量也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而逐渐提升,隐隐有成为第二个中原的势头。
对于一直反复的韦室人,高不易采用强硬手段,内迁安置了近三十万人,原地留下的不足五万人,也都迁移出山林,赐予他们房屋、土地,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大大改善。
同时为了加强西部的统治,高不易采用分地、草原、免税、发银子的超优厚政策,往伊丽河谷先后两次迁移中原百姓,不下五十万人,他们在伊丽河谷放牧开荒,谷物、牛羊肉产量显著提高,因此高不易将西部战区的兵力增加至了十五万,仅伊丽河谷就有六万余众。
这三年,大唐火器研制也取得了极大突破,火炮逐渐开始量产,虽然年产量只有十五门左右,但是这并不影响它在战场上发挥作用。一种体积比较大的触发式地雷也被研究了出来,只是威力有限;遂火枪也能够年产三十多条了,大唐一支全新的火器军队正在逐渐成型。
初成型的火器队一共有五千人,有三千人在750年底被派往了伊丽河谷,因为这时候高仙芝率兵灭了石国,大唐军队正面迎上了黑衣大食的军队,751年,六七月间,将会发生怛罗斯之战,高不易有些激动,这是唐军少有的强劲对手。
随着火器的出现,知道大唐这种新式武器的国家越来越多,裴龙卫担负的反间谍压力也越来越大。
这几年进步缓慢的是机械制造,尽管蒸汽机几年前就研制了出来,但是由于密封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所以几乎还是在原地踏步,虽然有牛筋熬煮制造出了密封圈,但是效果非常不理想,故障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我知道有个地方,有一种叫做橡胶树的植物,用它分泌的汁液经过熬煮,生产出来的橡胶圈可以耐高温、耐磨。”再一次看到牛筋熬制的密封圈失败之后,高不易说出了他心中的秘密。
以前不说,是因为那时候的大唐缺乏航海的巨船,经过水军多年努力,可以纵横汪洋的大船已经造出来了五六艘,如果不是高不易下令停止,数量会更多。
如今大唐物资丰富,国库充盈,完全可以支付得起远航的成本了,最根本的是安禄山被消灭,李林甫也到了风烛残年,杨国忠也成不了气候了,国内政治逐渐清明稳定,可以向着汪洋大海进军了。
“陛下,当真有这种东西?”头发斑白的老先生赤红着眼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