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贫民英雄(1 / 2)
十二月二十七日,西方的圣诞节后几日,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工作人员们抵达南安非开普敦,随着计划署抵达南安非的还有大量的媒体记者。在南安非当地人员的陪同下,计划署的工作人员和记者们调研了盘古科技在南安非当地的粮食援助情况。
萧铭本次也大方将粮食工厂的情况对粮食计划署的工作人员开放。
萧铭在法兰西之行后居然没有返回夏国,而是直接前往了南安非,这是西方记者们没有预料到。
在盘古科技粮食工厂里,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将生产成熟的小麦颗粒和玉米颗粒倾倒在运输车中,这些小麦和玉米将被送往磨粉车间进行打粉,最后进入市场或者是流通向贫民区。
在工厂的其他几组生产线,人们可以清楚看到,培养溶液中有一些淡黄色的组织的一片片的在溶液中生长着,这就是小麦和玉米的颗粒的组织细胞,只是因为太小了,所以只有连成片以后才能够看见。
萧铭是要让粮食计划署的工作人员们清楚的了解工厂粮食的生产总过程,所以展示了不同生长周期的生产线。
在另外一条生产线,小麦和玉米的颗粒正在形成,人们能够清楚的看到这些颗粒。
颗粒之间的培养液已经非常少了,当培养液全部消失之后,小麦也就成熟了。
培养液的生产也加工也是较为复杂的工艺,培养液中含有农作物生产的必须元素也拥有促生长的微生物。
为了节约成本,也是因为南安非当地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所以培养液的工厂也建立在了南安非,这样盘古科技生产的粮食价格非常低。
以小麦为例,现在北美地区小麦的离岸价格为220米刀一吨,而盘古科技的实验室的小麦现在的成本为10米刀一吨,未来随着粮食工厂成规模的建设以后,可以做到5米刀甚至1米刀一吨,或者更低。
在萧铭的计划中,粮食原本是不值价,只是为了满足人类正常生活和行为的一种必须物质。
在萧铭的定义中,食物对于人类,应该像空气对于人类一样简单,是无价也是容易获取的。
盘古科技的成本低廉,这就是盘古科技能够大量援助南安非,而米国的ADM公司不敢长时间大规模援助的原因。
这一次在南安非的粮食换资源计划也让萧铭看到了未来和多个国家合作的模式。
如果盘古科技需要和哪个国家合作,只需要在该国建立粮食工厂就行了。
全球两百多个国家,能够拍着胸脯说我吃饭已经吃饱了的国家毕竟是少数。
粮食计划署的农作物专家们第一次看到这样神奇的情况,小麦颗粒与小麦颗粒之间居然只有一层淡淡的麦麸隔离着,没有外面坚硬的那层皮。
而市场上的小麦大部分是呈现粉状或者是不太成形的颗粒状,这里的小麦是一颗颗的非常饱满。
“这是夏国的小麦品种,营养价值更高,也方便在实验室培养,非转基因。”萧铭在为众人解释的时候特意强调道。
“我们的粮食生产不受环境、地理、气候的影响。”萧铭十分坦诚的和粮食计划署的工作人员谈道:“我们的粮食工厂可以建在任何一个有人居住的地方。即便在环境最严苛的地方,例如沙漠或者高原,粮食成产的成本都比现在最适宜生产粮食的地方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