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得胜 晋江首发(2 / 2)
不过这后一种情况就不是张鹤龄能掺和的事儿了,因此他只是简略说了几句,就从总兵府里出来了。
他出来之时,正好碰见剩下两位将军过来,几人迎了个照面,互相拱了拱手打了个招呼,便也分别了,张鹤龄忙着回去给皇帝写奏章,说一说目前的情况。
而这几位将军也是过来询问今日军报的事情。
只是有一位将军看着张鹤龄离开的背影,不由蹙了蹙眉,心道,这位寿宁侯与大将军之间果真是不和吗?怎么如今看着,倒不是这么回事呢。
**
张鹤龄一回到驿馆就开始给皇帝写信,他将这次的伏击从头到尾,只要自己知道的,都不带一丝感情的从头到尾写了一遍,甚至连当时他和朱晖还有苗逵的对话都一字不落的写了进去。
写完之后,他又在结尾处给这次参与传递消息的人请功,同时也请求自己能回到北京,手中的细作,请求上交朝廷。
张鹤龄一直将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正,他是外戚,他可以胡作非为醉生梦死,也可以帮着皇帝挣俩小钱,但是决不能掺和进军队里头。
这次的细作之事,一开始只是个偏策,大家打的主意都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因此才会放心交给他来处理。
但是现在,他的这个偏策真的打中了最繁盛的枣子,那就不是他一个小小外戚能掌控的了。
他最好的结局就是识相点赶紧将东西交出来,否则只怕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不过他也相信,如此有力的关系网络,皇帝就算收回去了,也绝对不会掉以轻心,而是会重点经营,这个关系网,他很有可能会交给太监来经营。
张鹤龄一口气写完密信,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回北京。
看着外头萧瑟的天气,张鹤龄觉得,今年过年之前,他应该就能回去了。
**
事情最后的发展也果然如同张鹤龄预料的一样,他呈上去的奏章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批复。
皇帝对他此次的行为大加赞赏,金银财宝赏赐无数,官职更是直接从光禄寺少卿提拔为光禄寺卿,加封太子太傅。
同时也同意了他回京的请求,但是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应下将他手中的细作网络收回,而是让他回京再议。
张鹤龄心里觉得可能是京城那边有了什么争执,因此也不多言,只让人收拾好东西,然后他亲自前往总兵府告辞。
他去的时候,大将军正好闲着,立刻就召见了他。
张鹤龄进去之时,发现大将军和监军苗逵都在,两人见着他进来,面上都笑意吟吟。
“参军来了。”朱晖笑着道。
张鹤龄拱了拱手:“下官刚刚受到了皇上的旨意,前来和大将军辞行。”
朱晖和苗逵对视一眼,其实他们两人对于此事也早有所料,尤其今日传旨之人到来,他们心中就越发清楚了,这位寿宁侯只怕是要走了。
“怎么这么突然?侯爷何不再等几日?”苗逵张口劝到。
自打那一日朱晖得胜而归,苗逵和朱晖二人这才算是真的服了这位皇帝小舅子了,他不仅果真在蒙古那边打探到了消息,与此同时还打探到了许多蒙古王庭内部的纷争。
因此这二人心中都想能继续操作一番,打探出更多消息,但是没想到这人这么快就要走了,因此他的这番挽留,还真是真心实意的。
张鹤龄听了也只是笑着摆摆手:“下官本也想多留几日,只是皇命在身,耽误不得,等日后两位得胜归来,再与两位好好痛饮一番。”
朱晖虽然是武将,但是对于朝堂之上的事情还是知道一二的,因此见他这么说,也不再多劝,只是笑着道:“好好好,寿宁侯这话我可是记住了,等这边战事了了,我定要与你痛饮三百杯。”
张鹤龄自然也笑着应下。
等到几人告别完之后,张鹤龄便回了驿馆,让人通知刚刚归来的商队,让他们和自己一起回京。
这次立下大功的商队,张鹤龄自然也很是看重的,自打那日军报传来,张鹤龄就将自己身边的护卫分出一半,前去迎接他们,生怕这些人折在路上,这才是得不偿失。
幸好这一行人也是真的机灵,那个打探消息的人,一把消息送出来,就立刻催着商队上了路,生怕消息走漏被蒙古人捉住了。
因此派去迎接他们的护卫,还没走出宁夏镇,就把人给接到了,等他们回来之后,张鹤龄就给这些人安排了银川城里最繁华的客栈住下。
面对寿宁侯如此隆重的对待,这些人也有些迷惑,只有其中一个知道内情之人,看到寿宁侯对他如此看重,心中也生出几分激动,这次立下大功,想来定是能得到朝廷的封赏。
朝廷这次也果然没抠门,给这次立下功劳的几个人都赏赐了世职,至于其他没参与的商人也都赏下了金银。
只是这些东西也不好放在明面上大张旗鼓,而是私底下给了他们。
如此这些人竟是越发激动了,不过传递一些消息就能改变阶级,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事儿,顿时间激发了这些人的工作热情,尤其是那些之前不知内情的人,此时也有些蠢蠢欲动,想要加入这个行列。
张鹤龄自然也来者不拒,都应了下来,只是如今这桩差事还不知道会落在谁身上,因此张鹤龄只能先按住不表,一切还是得等回到了京城再说。
**
张鹤龄三日之内就收拾好了行李,然后立刻起身回京。
离开当日,保国公朱晖和苗逵还有几位将军们都来送他,朱晖更是拉着他的手舍不得他离开,感慨道:“此去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张鹤龄拍了拍朱晖的手背,笑着道:“总有相见之日,大将军这次有大功于朝廷,我就在京中等大将军凯旋而归。”
朱晖一听这话,也是生出几分意气风发的心情来,但是嘴上还是谦虚:“能有此功,也是多亏了你。”
两人肉麻话说完,张鹤龄终于启程离开,而朱晖则是一直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远方,这才回城。
**
去西北的时候,张鹤龄一路风尘仆仆,回京的时候,就没那么着急了,可以稍微轻松一点。
只是眼看着天气一天天冷起来,张鹤龄还是不敢真的拖到冬日再入京,到时候只怕路上能把他冻死,因此等过了最艰难的一段路之后,一行人还是加快了脚步,赶紧往京城赶。
等一路终于回到京城,也差不多入了冬,张鹤龄一入京,先是叮嘱其他人先回侯府,然后自己就赶紧入宫复命。
皇帝也是知道他今日回京的,他这一路上也是边走边给皇帝写信,一方面是告诉皇帝自己走到哪儿了,一方面也把沿途的风景见闻写给皇帝。
因此等他入宫之后,也没多等,立刻就得到了皇帝的召见。
弘治帝今日的气色格外好,简直可以说是红光满面,看到张鹤龄从乾清宫外进来,给自己行礼请安,他立刻走上前去,一把拉住了张鹤龄。
“鹤龄,这次你可算是立下了大功啊!”
张鹤龄立刻做出一副诚惶诚恐的神色:“臣侥幸为之,怎敢称大功。”
皇帝却不满意了,拍了拍他的肩膀:“若是没有你的消息,这次的大胜何以得来,如此功绩,若是不能称作大功,那岂非是失了奖惩之责?”
说完急忙拉着他坐下,让他讲这次征战的各种细节。
这也怪不得弘治帝会对此次的胜利如此激动了,毕竟他爹可是武德充沛,什么东征女真犁庭扫穴,什么北击蒙古,而到了他这一代,文治还能勉强说好,但是武德就略显费拉不堪。
若说弘治帝不看重武德倒也罢了,但是弘治帝自己心中也是有追求的,只是每次都显得虎头蛇尾,让皇帝自己也觉得尴尬,因此才会格外看重这次的胜利。
张鹤龄自然也满足了皇帝的好奇心,一五一十的将这次的事情都给皇帝说了。
不仅包括了他们前期的准备,甚至于朱晖当日如何作战的,他也都说明白了。
当然了后面作战部分都是他从朱晖那儿听来的,准确性就不敢保证了,只是想来朱晖虽然有虚报战功的前科,却也不敢在这种重大战役上胡乱报功。
张鹤龄觉得自己可能真有点说书先生的天赋,竟是一口气就说了一个多时辰,说完之后,皇帝还有些意犹未尽,竟是感叹道:“我如今才终于知道,原来细作的用处也这么大,鹤龄,日后这细作之事就托付给你了。”
张鹤龄一听这话,心中顿时大惊。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