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3章 讲武(1 / 2)
讲武堂内,学员们正在争论一个问题,以强汉朝如今的实力,应该先伐北汉,还是先伐西蜀?
李中易领着高强和张三正,就站在教室的门外,默默的倾听着学员们的发言。
讲武堂中的学员,都有参战的经验,个个都是从实战中走出来的军官。所以,学员们的发言,哪怕再离谱,也基本符合兵法的要诀。
按照李中易定下的规矩,讲武堂的教官们,也已经轮换了好几遍。
很简单的道理,理论必须结合实际,才会对实战具有指导意义。如果,进了讲武堂后,再也没有领兵打过仗,理论和实践脱节的可能,不是一般的大。
自从,杨烈和几名都指挥使级别的高级将领正式封侯之后,李中易就把他们都塞进了讲武堂里,让他们彻底的静下心来,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今天,李中易特意过来旁听杨烈等人的授课,没想到,刚到教室门边,就听有人说,“以我之见,完全可以先伐南唐和吴越,取了江南的粮税重地,再腾出手来,收拾北边的刘汉和西蜀。”
很快,李中易就听见了杨烈的提问,“想当年,西晋就是先灭西蜀,后灭东吴,你为何要反其道而行之?”
“杨帅,末将以为,如今的形势,已经和当初完全不同了。我军拥有强大的水师,只须骑步军八万,便可吸引南唐军的主力,于洪州一线。实际上,我军主力十万兵马,乘船走海路,先取了吴越,占领在江南的落脚地之后,两面夹击之下,南唐必灭。”
李中易暗暗点头不已,根据参议司的建议,统一战争最先开始的目标,便是龟缩于苏杭一隅的吴越钱家。
此时已经不同于往日,在整个华夏诸国之中,强汉朝的水师力量已经异常之强大,战船超过了两千余艘之多。
平日里休战的时候,从江淮运粮食进开封城的主力,便是水师的运输船。
不过,水师固然强大,其实也有隐忧。当初,为了充分利用海路运输的便利条件,很多战船的木料,并没有作风干数年的处理。
这么一来,战船的整体寿命,就要大打折扣了,顶多也就可用五年而已。
如今,据赵老幺的禀报,水师中的战船,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船只,底舱已经开始渗水了。
所以,李中易打进了开封城之后,选择登州的海边,在原有造船厂的基础上,进行了数倍的扩建。
从开封城中收集的千余名船匠,也都被送去了登州船厂,让他们和高丽造船场转移而来的工匠们,一起研究造海船的大事业。
令整个造船事业突飞猛进的,其实还是在李中易拿下了榆关之后,在重赏之下,关外的各族渔牧民,纷纷砍了松木和杉木来换钱换帛。
长白山上的几百年松木和杉木,简直多得砍不完,说是木料交换钱帛,实际上,以李家军和契丹人的敌对状态,这些木料都属于走私品。
只不过,参与木料走私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抓都抓不完,契丹人也只能干瞪眼了。
另外,由于逍遥津集市的存在,黄景胜的手头,已经收购了近千根柚木。
柚木其实是最适合造船的木料,只不过,整个华夏并不是柚木的主产地,导致异常稀缺罢了。
黄景胜手里的柚木,其实都是南唐和吴越的商人们,从南洋诸国那边,走私来的木料。
南洋那边几乎遍地都是柚木,并不怎么值钱,黄景胜开出五倍的高价,敞开收购之后,自然有商人愿意将柚木送来逍遥津集市。
李中易悄悄的走到教室后门,就见一名面白无须的青年军官,正站在他自己的座位上,哪怕面对名帅杨烈,依然是镇定自若的侃侃而谈。
“嗯,将此人的名字记下来。”李中易扭头吩咐怀里揣着小黑本的高强。
在李家军陆战强悍的将领,可谓是多如牛毛。然而,懂得水陆并进的军官,就要少很多了。
等李中易绕着整个讲武堂转了一整圈,坐回到山长室的时候,高强兴冲冲的回来了,他小声禀报说:“回皇上的话,那人名叫钟南起,是从第一军甲营选拔出来的副指挥。”
李中易点点头,端起茶盏,小饮了一口,冲张三正微微仰起下巴。
张三正随即会意,转身就出去了,不大的工夫,领了一名低级军官进来。
“嘭!”那军官重重的捶胸敬礼,大声说,“末将第五军丙营都头李敢,叩见山长。”
李中易哪怕已经当了皇帝,只要在讲武堂内,偏偏喜欢人家唤他为山长,而不是皇上。
“李敢?呵呵,不知你与大汉朝的李广将军……”李中易故意停顿了一下,等着李敢的解释。
李敢昂首挺胸,朗声道:“不瞒山长,李广将军正是在下家族这一枝的嫡脉先祖。”
“哦,难怪契丹人畏你如虎,果然是将门出虎子呐……”李中易立时来了兴趣,便借着记忆中的印象,和李敢交流起李广家族的一些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