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改土归流(1 / 2)
回到住处,朱雄英就找到朱棡询问土蛮巴优入籍之事。
朱棡很是不屑的道:“蛮夷而已何须在意,且他们叛服无常,若入了籍再行叛乱,折损的也是朝廷的颜面。”
陈景恪连连摇头,道:“晋王此言差矣。”
朱棡对他还是很尊重的,说道:“哦,景恪有何高见?”
陈景恪知道,朱棡是很傲慢很有主见的人,想正面说服他很难。
就决定迂回一下来劝说,于是道:
“晋王欲在碎叶川立国,那里被异族统治上千年,真正归属中原王朝的时间才只有数十年。”
“所以当地人对中原并无太多向往。”
“且那里是当地方圆数千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但凡大一点的部族,都想到那里落脚。”
“虽然我不知道那里到底生活着多少部族,但几十个应该是有的,总人数至少有四五百万人。”
“且现在碎叶川归属帖木儿汗国,该国国主帖木儿雄才大略,手下控弦之士不下四十万。”
“你准备如何攻打此地,又如何治理这里呢?”
朱棡应该早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想都没想就说道:
“帖木儿汗国乃多部族联合而成,各部臣服他,乃是因为他兵锋最盛。”
“我只需正面击败他几次,让各部族认识到他的脆弱。”
“然后采取分化拉拢之策,离间他和各部族之间的关系……”
说到这里,他猛然明白陈景恪的意思,对待异族要分化拉拢,而不是一味的歧视打压。
但他依然有不同的意见:“大明与碎叶川不同,这里是我们汉人的主场,蛮夷再乱也掀不起风浪。”
“在碎叶川,我们乃客场作战,自然要拉拢他们。”
听到他的话,陈景恪想到了一个词,统战价值。
谁有统战价值,谁就受优待,没有统战价值的那都是屁民。
统战价值是哪来的?
抗争打出来的,顺民是没有统战价值的。
这种思想,前世他真的是受的够够的,没想到穿越了还能碰到。
深吸口气,压下心中的烦躁,他问道:
“等打败帖木儿汗国,你准备如何治理那片土地呢?”
“将异族全都撵走,从中原迁移百万人过去,然后慢慢的繁衍生息?”
朱棡摇头道:“不行,那里异族力量强大,若将他们全部驱赶走,就是逼迫他们联合起来对抗我。”
“到那时即便我的力量再强,也扛不住的。”
“我会先稳住他们,用文化同化,让他们变成我的子民。”
“然后将所有力量拧成一股绳,去征服更多的土地。”
陈景恪说道:“看吧,道理你都懂……大明若想征服更多的土地,内部也需要拧成一股绳。”
“蛮人和夷人确实有些部落叛服无常,但也有部落希望成为大明的顺民,安心的生活。”
“对于他们,我们也需要区别对待。”
“如此过上几十年,大明再无蛮夷,全都是大明顺民。”
朱雄英不停点头,是这个理啊。
朱棡也陷入深思,良久后才缓缓点头:“说的不错,是我太狭隘了。”
陈景恪趁热打铁的说道:“况且,伱立国的目的是什么?就为了当王?然后呢?”
“我们的理想是不是可以更高一点?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让国泰民安?”
“蛮夷也是人,也是国家的子民。不将他们治理好,又何谈国泰民安?”
“别人可以歧视他们,君主不行……”
陈景恪一番长篇大论,主题思想很简单,不能歧视蛮夷,要教化他们。
有些话朱棡并不赞同,但总体上来说,他也是赞同这个观念的。
反倒是朱雄英,一副深以为然的道:
“说的好,教化蛮夷使其懂礼仪明大义守律法,本就是朝廷的责任,我们又岂能置之不理。”
“我这就写信给皇爷爷,让他准许蛮夷入籍。”
陈景恪拦住他,说道:“别急,给蛮夷入籍说起来简单,但操作不当反会成为麻烦。”
朱雄英问道:“那你说该如何做才好?”
朱棡也看了过来,希望能学到一些东西。
陈景恪回道:“人都是有私心的,对于蛮夷部族首领来说,部民就是他们的私有财产。”
“入籍就相当于是将他们的财产充公了。”
“并非所有部族首领,都能和巴优一样为部民着想。”
“如果不能解决这一点,恐怕很多部族首领都不会同意入籍的。”
朱棡插话道:“确实如此,而且他们多生活在深山里,想要出动大军剿灭非常麻烦。”
“这也是历代,都拿他们没有太好办法的原因。”
陈景恪说道:“办法其实也有,只是很少有朝代愿意去做。”
朱棡问道:“哦,不知是何法?”
陈景恪回道:“这个方法分三步走,第一步分化拉拢。”
“愿意臣服朝廷的,必须献上户籍名册,然后朝廷封部落首领为土司。”
“接下来就是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教化。”
“现在蛮夷各部最基层的百姓,只知道有土司,不知道有天子。”
“土司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
“没有民心支持,朝廷想要治理蛮夷各部,就变得非常困难。”
“所以教化这一步尤为重要。”
“朝廷可以许诺,不管他们内部事务,但要派遣官员去教化蛮夷。”
“使其明大义、懂礼节、知律法……”
“各部土司必须配合教化官员的工作,否则就废除其职务。”
“只需要一二十年之功,就能让最基层的蛮夷,知道谁才是天下之主。”
“如此民心尽皆归于朝廷。”
“然后就可以进行最后一步了,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不用解释只看字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朱棡忍不住击案叫好:“好,好一个三步法,好一个改土归流,世无景恪无解之难矣。”
朱雄英的表情一如既往,甚至有点想笑。
就喜欢看你们大惊小怪,没见识的样子。
看看我,多淡定。
陈景恪要是解决不了问题,那肯定是想偷懒。
之后,朱棡派人去调查巴优的身份,不能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至于衙门的身份证明,也不是不能作假,还是小心求证为好。
朱雄英则亲笔写了一封信,将安抚教化蛮夷之策告诉了朱元璋。
几日后,一封圣旨从应天送来,着太孙全权负责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