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汉武帝:说谁文采略输啊? 自古英雄尽……(1 / 2)
年少的项籍通过天幕, 看到自己写的那首绝命诗,心绪不可谓之不复杂。
未来他居然狼狈至此……
项伯有心想要取得他的原谅,所以连忙讨好地说:“你这就太草率了, 我之前被官府通缉的时候,也没想着自寻死路啊。你大可以回到江东, 东山再起, 不过那时你才二十多岁,鲁莽些也是正常的。”
他觉得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行为太愚蠢了。
还没等项羽说话, 项梁就怒踹了他一脚。
项伯像颗球一样在地上打滚,痛得嗷嗷叫:“阿兄,你这是做什么。”
项梁:“我们项氏世世代代立足于楚国。未来我们起义,振臂一呼, 就有无数江东父老将孩子送到军中。项籍带着那么多人走, 却孤身回来。我要是百姓, 都要生撕了他!
你哪来的脸说这种话?你就真不把这些百姓当回事吗?”
“我没有,我哪里敢啊……”
项伯尴尬不已,讷讷不言, 再也不敢说话了。
项梁拍了拍项籍的肩膀,鼓励地说:“你做的对,你有你大父之风!我们项家人, 死也要死的无愧于心。”
项燕面对王翦,宁死不降,玉石俱焚。
——————
紧接着,天幕继续说。
【刘邦四十七岁左右才正经创业, 五十四岁就成了皇帝,前前后后只花了七年。什么叫大器晚成啊!
古代讲究尊老爱幼,刘邦因为年龄大, 所以备受尊重。但对皇帝这个职业来说,年龄大太致命了。
帝王暮气沉沉,这些开国功臣却年富力强。
刘邦心里发愁,他没几年好活了,等他一蹬腿,这天下还是他老刘家的吗?
尤其是韩信,他才三十多岁呀。
他思来想去,开始布置计划。他先把那些帮他打天下的好兄弟封为异姓诸侯王。
好兄弟们喜滋滋地去赴任了,沛公真是仁义,跟着他有肉吃,他们要共享富贵了。
事实上,刘邦将真正的好兄弟萧何和曹参等人都留在了中央。
没过多久,刘邦就开启了对异姓诸侯王的屠杀,杀的人头滚滚。
到最后,他还杀人诛心,立下了白马之盟:“非刘氏称王者,天下共击之!”
他并不愿意跟群臣共享富贵,这天下必须是他老刘家的。】
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刘邦已经垂垂老矣,却还在御驾亲征。
得胜归来之后,他恰好路过自己老家,于是衣锦还乡。
他和将士们载歌载舞,高唱一首自己原创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他一边杀着猛士,一边求猛士,听上去是那么的矛盾。
可事实上,并不矛盾,他想要的从头到尾都是能帮他守住刘家基业的人。
——
天幕下,正准备去投奔刘邦的韩信,面色煞白。
他之前看过唐太宗那期视频,很羡慕唐太宗所创造的君臣氛围。
韩信听到刘邦约法三章而且对百姓秋毫无犯之后,便下意识认为刘邦跟唐太宗一样厚待功臣。
他甚至畅想刘邦也搞一个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让他韩信高居榜首呢。
谁知道这面色和蔼的老沛公居然刻薄吝啬至此!
韩信明白,站在刘邦的视角,为了江山社稷而杀功臣也是合理的。但站在臣子的角度,他不能接受。
好比如,他只是打工人,当然想找宽厚仁德的老板,谁想被老板弄死?
在秦汉年间门,君臣关系相对和谐,君臣之间门的尊卑理念并不明显。大家都是坐而论道,到了明清时期,臣子才跪着说话。
韩信喃喃低语:“始皇帝暴虐,对臣子却还行。王翦和蒙恬难道不算功高盖主吗?可是他杀了吗?”
韩信对刘邦很下头。
——————
另一边,咸阳城中,王翦、李信、蒙恬、蒙毅等等人皆是松了口气。
不羡慕别人家的皇帝了,还是自家的好啊。
在对待功臣这方面,秦始皇和刘邦一比,都能称得上大善人。
李斯作为开国功臣,自然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连忙抨击刘邦:“这刘邦怎么如此小家子气,难怪是乡野匹夫,眼界狭窄。不如陛下宽宏大量。”
秦始皇也有些惊讶,这刘邦怎么这么极端?略微思忖之后,倒也有些理解。
“他毕竟是从黔首过来的,没有来自家族的助力,自然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