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先南后北(1 / 2)
当年江宁对卢象观的印象极好,少年英气逼人。
如今再度重逢,彼此之间立场已经不同,所以江宁才会特设家宴,就只为畅谈朋友情谊。
史可法现在是礼部尚书,他之前是兵部侍郎。
由于史可法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赋,让马世英很是忌惮,于是就明升暗降,夺了史可法的权力,让他做了礼部尚书。
卢象观是礼部侍郎,两个人都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之人。
二人风流倜傥,也曾勾栏听曲,也善于填词。
这《临江仙》的曲调,让史可法都觉得耳目一新,也情不自禁的哼唱一二。
词中的沧桑和豪迈,失意和落寞都通过曲调表达了出来。
史可法也听过很多版本的《临江仙》,江宁唱的这一版是他听过的最棒的。
聊起诗词,史可法和卢象观最有发言权,侃侃而谈,听得江宁都感到受益匪浅。
后来谈及当年的往事,江宁和卢象观都不禁唏嘘感慨,彼此又增进了亲近。
卢象观问起了江瑶,当年那个姑娘给他的印象非常深刻。
卢象观平生打过的唯一一架,就是在江瑶的指挥下完成的。
江瑶的夭折是江宁心中的痛,卢象观听了也是黯然神伤,唏嘘不已。
真是人生无常啊!那么可爱的孩,居然都被老爷给收走了。
卢象观很是率真,有着纯真的书生意气,他想为大明朝做事,不想看它这么衰落下去。
卢象观对江宁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偏见,大明王朝如果没有强权人物,只靠皇帝,支撑不了多久。
卢象观了很多,三个人直喝到酒酣耳热,才醉醺醺的散去。
卢象观哥哥卢象升如今已经做了山东的按察使,那是个能臣干吏,做事有方法,有原则。
江宁已经打算重用卢象升,准备调他入京进大理寺主管事务。
江宁对于江南的乱局,之所以一直听之任之,其实是他一直没准备好。
古语云:兵者,国之大事也。
江宁的准备不仅仅只是人员和物资的准备,还有思想的准备,这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
无论缔结多少次盟约,江宁对于一统全国的步骤都不会改变。
先南后北。
南方已经被充分开发了起来,鱼米之乡,人口众多,十分的繁华。
打下来,只要经营得当,损失很快就会补充回来。
不像东北和漠北草原,都是苦寒之地,基本没怎么开发。
人口稀少,能种粮食的地方又少。
就算是打下来,没有中原的补给,也根本守不住。
所以先南后北,才是最可行的办法。
崇祯十二年,江宁已经在全国建立起来了预备兵制度,成了一个介于正规军和民兵之间的组织。
全民参与民兵训练,表现优异的民兵,就会被抽调进预备兵去训练。
预备兵平时有各府负责,训练有素的士兵数量的多寡,也是知府的考核之一。
而优秀的预备兵才会被送到各省的武备学堂,或者是京城的武院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