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新区书记(1 / 2)
张政禹心里明白,新区的书记不可能一直空着,有任命,就有竞争者。把自己搞倒,最有可能上位的竞争者就是最有可能陷害自己的人。
但是这个范围还是太广了,省里每个厅都有一堆正处级等着升副厅,各地的缺每都有人盯着,这样算下来,能怀疑的人有数百人之多,这样的怀疑当然是无意义的。
张政禹不愿意再想这件事情,虽然两世为人,但是在人性的险恶上,又怎么能够提前预知?
干脆换个环境,也让自己放松一下。
抱着这样的心态,张政禹决定亲自带队去杭州招商一趟。
阿里公司的总部坐落在杭州,同时杭州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电子商务产业矩阵,对于城东新区发展很有借鉴意义,这次去杭州既是放松,也是学习。
虽然之前大家对杭州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但进入市区之后,随行干部还是发出了赞叹之声:这才是现代化的城剩
“知道杭州为什么发展这么好吗?”张政禹问道。
刘宇轩率先回答:“从历史角度上看,宋朝以来的经济重心南移,造成了江南地区的富庶。”
郑家成补充道:“我认为是杭州靠近沿海地区,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有良好的商业区位。”
张政禹见良玉清一直没话,问道:“老良,你怎么看?”
“我认为是多方面的结果。一是国家政策对东南沿海的倾斜,让他们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二是良好的经济基础,自古以来,南方的经济基础好于北方,今的杭州不是一日促成,而是多年来的商业积累。三是开放的思想。敢于创新,敢于试错,拥有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这才是杭州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张政禹笑道:“良主任不愧是咱们区里的老领导,看问题鞭辟入里,一针见血。”
“一个地方发展的怎么样,关键在于人。不止是杭州,整个浙省,都是做生意的人多,只要有挣钱的机会,当地人都敢于争取。同时,这些地区自古就是文脉繁盛的地区,这是全国公认的。你们想一想,一个地区的人,既有文化底蕴,又擅长做生意,这个地方想不发达都难。”
“而南省呢,大学生毕业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想捧铁饭碗,去考个公务员,再不济到事业单位,或者国企去。这就注定了咱们这边经济社会缺乏活力。因为大家都选择稳定了嘛。”
张政禹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沉思,刘宇轩道:“书记,我觉得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不是咱们的老百姓不爱到外面去,现在外面的工资水准也就一千多块钱,能拿到两千块钱就是高薪了,跟东南沿海没法比啊。”
张政禹道:“这就是我们抓经济建设的原因,要把社会各界的活力提上去,收入搞起来。否则就会陷入一潭死水。”
在下榻的宾馆简单的休息了一下,张政禹一行就去拜访了阿里、安道药业等一系列杭州头部企业,一下午时间,看了四家企业。
用张政禹的话,自己这次是甘当马前卒,先把路探好,后续的部门要抓紧跟上,趁热把招商工作落实。
时代变化实在是太快了,十多年前,外出招商还可以称得上是先进经验。而现在,每一个地区的政府主官外出招商都属于基本功了,在招商领域,可以是越来越卷。
晚上在西湖边上楼外楼餐厅,张政禹接同事们吃了一顿饭。
“先好,这顿饭超标啊,我自己买单。”张政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