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活祭拾(2 / 2)
沈放却是丝毫不惧,与他冷眼相对,道:“我也是看在义兄面上,阁下若是心口不一,你再厉害,沈某也不与你甘休!”
注:三妻四妾。中国古代实际上并不存在一夫多妻。从商周时期开始,婚姻制度就实行一夫一妻。当时的礼法非常严格,上到天子诸侯,下至黎民百姓,能娶多少女人都是有明文规定的。根据《礼记?昏义》记载: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就是秦始皇,也只有一个正妻。
天子除去王后,还可以娶夫人、嫔。御妻等合计12人。这些夫人、嫔和御妻等都被统称为妾。另外还有地位更低的婢和姬,在地位上有很大差距。妻的地位自然最高,几乎与夫相当。妾的地位相对于妻就差很多了,但也能算得上是宫廷内的小主。婢就是仆,一般是身家清白的穷苦人,不得已才卖身为仆。姬则是地位最低的一等,通常是罪人的后代。所以完全被当做财产计算,可以随意买卖、交换。
到了战国时期,普通诸侯都是不能纳妾的。所以出现了一种代替纳妾的结婚形式,叫做媵妾婚。也就是娶一个妻子会附带一群陪嫁。这些陪嫁并不是普通的丫鬟,而是妻子同族姐妹,所以被叫叫做媵妾。媵妾的地位不低,仅次于诸侯们的正妻。
《春秋公羊传》记载——诸侯一聘九女,妾的多少,仍然是和地位相关。
汉朝开始,官员被允许纳妾。汉朝《独断》记载——“卿大夫一妻二妾”“功成受封,得备八妾”。只是不需要像娶妻一样需要六礼,但还是要用小轿把妾接回家。唯一的区别是要从后门进,而不是妻所走的前门。妾虽然比婢和姬地位高,但即使正妻子死了,也不能扶正。如果非要把妾扶正,轻则挨顿板子,重则发配边疆一年半。普通老百姓,即庶人,则只能一夫一妻。
西晋时期官方规定,王公一级的可以置妾八人,郡一级的公侯可以置妾六人,一品、二品官员置妾四人,三品、四品官员置妾三人,五品、六品两个人,七品、八品只能纳一个妾。至于庶人,自然就没有纳妾的资格了。
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所以在纳妾方面就比较宽松。唐《六典》规定,亲王可以纳妾十二人,郡王以及一品官可纳十人,二品官八人,三品官六人等等。庶人如果有条件和能力的话,也可以纳一房小妾。
明朝,普通百姓,只有四十岁之后还没有子女,才可以再娶一妾。“民年四十以上无子听之(《明会典·律例四》”。
即使是到了清朝,男人也不可以随便纳妾的。按照当时大清的律法:即使是亲王级的大佬,侧福晋(妾最多也只能有三人。今日所说有钱人妻妾成群的时代,恰恰是在宣称破除封建思想清未民初。
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了维护统治,防止人民造反,往往会对民间持有武器进行收缴和管制,禁止传授学习武功,练武之人集结社团。秦始皇统一六国,“收天下之兵”开“禁武令”之先河。此后历朝历代,多有沿袭。特别是宋元,对兵器武功管制防范尤其森严。开宝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下令:“京都士庶之家,不得私蓄兵器。”此后,宋太祖淳化年间、宋仁宗景佑、庆历和嘉佑年间不断重申。到了南宋,禁武之风却是减弱,“弓箭社”这样的社团又能在大街上大摇大摆,公然结社,携带武器。
注:《宋论》记载:“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这“勒石三戒”其实只允许皇帝去看,皇帝在登基的时候,才有资格去太庙中去看这个祖训。
陆游《避暑漫抄》也记载,宋太祖赵匡胤曾在太庙立下石碑,在碑上给后世新天子留下三条誓词,其第一条即说“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注:后周世宗柴荣一世人杰,可惜英年早逝。其生有七子,长子柴宗谊,次子柴宗诚,三子柴宗諴,皆为后汉隐帝所杀。四子柴宗训,后周末代君主,宋后降封郑王。死后谥号恭皇帝。五子柴熙让,封曹王,宋朝建立后不知所终。六子柴熙谨,封纪王。宋太祖初年逝世。七子柴熙诲,封蕲王,改名卢璇
史书载:曹王柴熙让,原名宗让,后周世宗柴荣第五子。显德六年六月癸未拜左骁卫上将军,封燕国公。后十日而世宗崩,梁王即位,是为恭皇帝。其年八月,更名熙让,封曹王。不知其所终。
注:古人对蝗虫又恨又怕,一直以来,都有祭祀习俗,主要是八蜡庙。南宋后期,还出现了一位专治蝗虫的驱蝗神刘猛。世人以为,蝗虫来时,犹如外族入侵,铺天盖地,所到之处,寸草不存,亟需孔武有力之神灵来掌控捍御。刘猛的原型便是南宋大将刘锜,他曾经治蝗有功,又是与岳飞、张俊、韩世忠并列的名将。
景定四年(1263,宋理宗赵昀敕刘锜为“扬威侯天曹猛将之神”,加以祭祀。祭拜刘猛,可以阻止飞蝗入境,一时“虫王庙”遍地,就连金人占据的北方也从此俗,只是在北方,八蜡庙或蝗虫庙是主祭,驱蝗神刘猛将军是附祭;在江南,驱蝗神刘猛将军是主祭,而蝗虫庙或八蜡庙则是附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