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科举制(1 / 2)
李俊:“你羡慕也没用,我这里的人才还不够呢,你少打他们的主意哈”。
李二:“我又不傻,他们放你这里才能发挥出他们的水平,放朕那里浪费人才”。
李俊:“你呀,心里知道就好,不过你也别着急,等魏伯伯的教育事业搞上去了你就不用愁了”。
李二:“我当然明白,不是时间有点长嘛”。
李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基础太差了,不过倒是有个办法,可以先帮你解决点问题”。
魏征:“哦,殿下又有什么馊主意”。
李俊:“什么叫馊主意,我又那么不靠谱,那你们还有事没事的来找我”。
李二:“你快呀,想急死朕吗”?
李俊:“这个办法还是前隋的办法,你别,这隋炀帝看似不靠谱,是位昏君,不过他的有些措施还是很好的,比如修建大运河,科举制等”。
李二:“是呀,其实隋炀帝是位有能力的皇帝,也不知道他怎么走上了这步”。
李俊:“道理很简单呀,他的一些措施是很好,但是他没有把握好时机,在不该做的时候去做,简单的就是太急功近利了,这点父皇你要注意点,我发现你也有点这趋势了”。
魏征:“对,大皇子的对,陛下臣也觉得这段时间陛下有点心浮气躁,这可不是好事,做为君王,陛下要学会审时度势”。
李二:“好了,朕知道了,别再婆婆妈妈的个不停,还是正事”。
李俊:“我了呀,科举制呀,陛下可以先开科举嘛,现在大唐可不是隋炀帝的前隋了,父皇完全可以实施起来吗”。
魏征:“这的确是个好办法,不过科举制有个弊端,就是作弊的人太多了”。
李俊:“有问题我们解决问题就是了,这也不能立马否定嘛,你们,都有哪些弊端”。
魏征:“一,参加科举,需要有推荐函,这些基本都掌握在世家手里,寒门子弟想拿到很难,二是,考题很容易泄露出去,当然这和世家有一定的关系,三就是评分是很容易给哪些自己的亲朋好友或者其他关系的人打高分了”。
李俊:“没有了吗,就这些,我当什么大难题呢”?
李二:“子,别口出狂言,先把问题一一解决再”。
李俊:“这还有什么好想的,我立马就来好吧”。
一,改革科举制,废除推荐函,实行乡试,会试 ,殿试制度,就是首先在举行乡试,各乡评出最佳的5人,再前往长安举行会试,会试的前100名或者200名进行殿试,殿试为最后一关。这样不就可以了吗。
二、关于泄露考题的问题也很容易解决嘛,安排专人在一个特定的地方出题,在整个过程中不允许出去,并排专人看管,直到考试结束,没一场考试都得准备几套考题,要是发现有泄露,立马换一套考题。还有,所有试卷的印刷都由专人刊印,也和出题人一样,知道考试结束才能放出来,每50张试卷用密封袋密封装好,监考老师在考试的时候必须当着考生的面裁开试卷,如果有破损现象就是泄露了,立马换一套考题,试卷的运输也得有百骑司负责,在考试前才交于监考老师 其他时间不允许任何人靠近试卷。
三,实行科举糊名制,就是考生在考试完成后,由百骑司的人把考生的名字一一贴上封条,这样评分的老师就不知道这张考卷是谁的了,他还怎么作弊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