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兵者,国之大事!(1 / 2)
之前中华陆军在各处的作战,是以镇为单位。
但每个镇也一次性也只投入一个团的步兵在前线,另外一个团在训练及准备支援,最后一个团在休整。
一个步兵团加上一个炮兵团,再加上一到两个运输团。
这才是陆军的一个镇,出动的最大作战兵力。
当然这是为了保持持久战,要是硬派三个团一起作战也没什么。
那这个镇最多打上三个月,就得撤下去全员休整。
必须有另外一个镇前来接防。
海军也一样,一个巡洋舰队和巡逻舰队都是九艘战舰的编制,但只有三艘战舰保持随时可以作战的能力。
这就是由训练司都督孙和韵主持编制的,《中华军队轮换、休整制度》。
不管是一个舰队,还是一个镇,都有一个固定的周期。
一般一个周期持续三年,这也刚好是一个士兵服役的年限。
三个月的基础训练期,三个月的合成训练期,一个月的演习检验期,六个月的作战部署期,此后返回后方休整,准备第二轮作战部署。
这是一个陆军镇的标准轮换、休整期。
而海军则是六个月的舰船维护期,三个月的基础训练,三个月的合成训练,和一个月的演习检验期,随后才是六个月的战斗部署期。
接着海军的战舰就要在港口保持高度戒备,随时准备展开第二次战斗部署。
不管是人还是装备,都需要维护和休整。
也只有这样的军队,才能源源不断的保持强大战斗力。
别看陈兴宗的南部战区有十多万的部队,充其量也只能有五六万的战斗部队在一线。
这还要十多万的后勤运输部队,一直给其保障物资。
至于北部战区的三个镇,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后备力量,因此各镇只能以团为单位,进行轮换和休整。
南部战区十多万的后勤运输部队,还只是运输这一环节。
若是加上情报司、【林阿凤】、还有宝岛的各大兵工厂、科学院、各大培训军官和士兵的学院。
等于南部战区六万人在前线作战,后面至少有二十多万人为他们服务。
战斗兵力和非战斗兵力的比例,基本在四比一到五比一之间。
所以为何,兵者,国之大事!
那真的是打上一仗,整个国家的力量和资源,都要被调动起来。
与南部战区需要大量的计谋和后勤运输部队不同,北部战区的作战计划则相对简单许多。
第一寒地镇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南,第一重装镇和第九轻装镇也是一路向南。
北部战区进攻路线图
东胜神洲的地理有些奇特,有一条长山山脉(落基山脉),从北州的最北端,一直延伸到南州的最南端。
这条长度达到上万里的山脉,将东胜神洲分为了两个部分。
总体来西部沿海的平原面积较少,大都靠近海洋,而东部则是广大的平原。
再加上北部战区并没有专门的后勤部队,来保障物资运输。
因此陈阿三的计划,就是沿着长山山脉的西侧南下。
依托海上的后勤船只作为补给线,这样比较省事,也比较省人。
如醇致北部战区在北州的占领区,都是靠近沿海,呈现出一条狭长的地域。
至于北州的这些土着,陈阿三参照了王牧之在南洋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