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官家亲政的呼声(2 / 2)
思来想去,苏过还是决定先从苏轼这里想想办法。
首先当然得备上一桌好菜,恭敬地请苏轼品尝。
苏仙被儿子套路多了,直接拿起筷子便大快朵颐,根本不问有什么事。
苏过在一边老实伺候着,他太了解他爹了,苏轼根本做不出吃干抹净的事。
果然,吃完大餐后,苏轼品着儿子递上的香茗,还是问道:“吧,这次又是怎么事?”
“事,”苏过一脸谄媚,道:“想麻烦爹爹上一道奏疏,让娘娘还政于官家。”
苏轼差点没把一口热茶给喷出来,怒道:“这还是事,你莫不是在消遣我!”
“我怎么敢,”苏过继续讨好道:“官家已经成年,无论是从礼法,还是人伦来,娘娘都该让官家亲政才是。”
“上个月还让我不要插手皇家事,怎么现在又变了?”苏轼精准反击。
“那怎么能一样,”苏过笑道:“牛车抢道才多大点事,一家人开也就是了,但谁是这下的主人,这个事可不能马虎。”
苏轼仍是毫不留情地戳穿儿子,道:“你无非是想着官家亲政后,会重拾新法。”
“爹爹的意思是娘娘会废掉官家吗?”好不通,苏过只能开大了。
苏轼一惊,喝道:“胡什么!”
“既然没这回事,那官家总有亲政的那一,总有重拾新法的那一。”苏过冷笑道。
苏轼摇头,“官家还年少,总会有领悟我辈苦心的那一。”
苏过问道:“爹爹也教了官家几年,就不要自欺欺人了。”
其实不仅苏轼,太皇太后和朝中不少大臣都看出苗头来了,赵煦绝不是元佑更化的拥护者。
他对父亲神宗皇帝的崇拜,对旧党的抵触,对太皇太后的沉默,都宣示了这一点。
所以只要不废帝,走到绍圣绍述那一就是必然的。
但以太皇太后和旧党领袖们的道德观,也不可能做出废帝这样的举措。
兜兜转转,是个死结,哪怕太皇太后能多活几年,同样改变不了什么。
苏轼不可能想不到这些,但他在朝中一贯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态度,所以根本不在乎,固执地答道:“娘娘和宰执们还在努力,官家总能明白的。”
苏过有些泄气,道:“这个提议并非为了我自己,大家都能等,我自然也等得起,可娘娘毕竟年纪大了,真到了那一,你们可怎么办?”
上次见儿子这个态度,似乎还是旧党清剿新党的时候,苏轼一时也有些触动,道:“这几日我找机会与子由商量下,看看他怎么。”
可苏辙正忙着和言官们为蜀党的事吵架,哪里姑上这个,况且他可比苏轼固执多了,这件事在他那里更走不通。
苏过摇摇头,沮丧地回了自己院,看来还是得另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