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二次经筵,官家赏了个庄园(1 / 2)
第二次再去宫里,苏过便没有上次那么紧张了,不能参加贡举,能用这种方式在皇帝面前多刷几次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宫门外正好遇到范纯仁,苏轼连忙带着苏过上前问好,他比苏轼年长十岁,为人和政治倾向与苏轼较为类似,都是那种比较务实,不参与党争的温和保守派。
范纯仁笑道:“子瞻有子如此,真让人羡慕。”
“尧夫兄可别捧他了,”苏轼也笑道:“尽在这些道上面花时间,虽有些成绩,却也难免耽误学业。”
下的父母都是一般,起孩子来,总是谦虚中又带点骄傲,装出一副怒其不争的样子。
范纯仁笑道:“子瞻这话可不中听,我看五郎着实做得不错,棉花一物我上次听你介绍了一遍,便觉得大有可为。”
苏过上前谢过,道:“世伯谬赞,不过还是得等明年收获之后,才好是否真的利民。”
试种的这个过场还是要走的,不然显得自己轻浮,苏过自然知道河南这一块是可以种棉花的,虽不如新疆,但新疆眼下还在西夏和回鹘人手里呢。
范纯仁点头笑道:“老成持重之言,不过我看好你。”
范仲淹在世时,评价自己的几个儿子,谓“纯仁得其忠,纯礼得其静,纯粹得其略”,颇为中肯,范纯仁在道德方面与其父类似,廉洁勤俭,平易宽厚,又不失原则,不屈从。
三人笑着入了宫,到了延义阁,便各自安坐,静候娘娘与官家的到来,当然,苏过还是站着,带进来的棉制衣物也交到了宫人手里。
很快人便到齐,还是上次那些老面孔,大家寒暄数句,娘娘和官家便到了。
流程还是一样,常规的授课结束后,茶歇时间,内侍搬上从高俅那里取来的棉花棉絮,又将苏过刚才带进来的棉袄棉鞋棉手套一并摆上,喊道:“近有翰林学士知制诰苏轼呈上棉花一物,乃是其三子苏过自儋州得来,言有御寒之奇效,今日特召其前来明。”
苏过闻言先看了下刘挚,见他目光平视,毫无反应,这才上前应答,道:“是,棉花并非新进的舶来物,南朝时便由大食人或是竺人带入中国,《梁书》中记载的的高昌国白叠子也是此物。”
着又将自唐朝起棉花如何被当做花卉之类的历史讲了一遍,都有史料佐证,在场众人无不点头。
皇帝问道:“既然一直都是种在花园里,那你是如何发现它能御寒的呢?”
这个苏过早有准备,但凡不好回答的事一律推倒古书上,毕竟古籍那么多,大家没看过也很正常,所以他答道:“我昔日在王荆公门下学习时,在一本古书上看过相关介绍,前段时间听儋州的黎人有大量种植的,便差人去拖了几车回来试了试,方知记载果然不虚。”
“是什么书呢?”皇帝好奇道。
苏过遗憾道:“未有书名,后来那本书也不慎遗失了,实在可惜。”要的就是一个死无对证,反正失传的书那么多,也不差苏过杜撰的这本。
皇帝又指着未剥开的棉花和弹好的棉絮问道:“这是要加工后才能使用?”
“是,”苏过答道:“需要先去籽,再弹得蓬松些,才能塞进被子或者衣物里面。”
众人也都上前看了看,又试了下效果,当然只能是伸手进去了,毕竟都是女款的,范纯仁问道:“慈棉制品可用多久?”
“不好,”苏过坦诚道:“关键是要防潮,如果保存得当,一、二十年肯定不是问题,当然,我指的只是里面的棉絮,外面的布匹并无特殊,也可以更换。”
范纯仁点点头,如此来,便不担心需要大量田地来种植了。
皇帝也道:“就看产量如何了。”
苏过解释道:“我已取得种子,只等开春后种下,在东京附近产量自然不会太高,此作物喜光照,最好的种植地是西域。”
众茹点头,倒也不是很担心产量一事,棉制品既然无需年年更换,需求终究是有限的,不必担心农户们为图利润放弃种植粮食。
大宋在土地政策上比较宽松,可自由买卖田地,所以许多人卖了祖产去城里,既得了钱,又能另找一份不错的营生。在商业氛围浓厚的大宋,大臣们不担心棉花的出现会破坏粮食种植,类似把良田拿来种桑树这种事,已经绝迹千年了,现在的人不会如此短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