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勇探青楼(1 / 2)
突然张士诚想到了一个人,他现在是张士诚的“新宠”。政治智慧和谋略眼光丝毫不输李行素。
他曾经也是一名术士,文地理,五行八卦样样精通......
张士诚连忙让人将此人请过来。
为了方便办公,中书省离王府并不远,中书省左丞刘伯温被紧急召见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听到侍卫传令让自己速到王府觐见。
没半刻钟的功夫,刘伯温就站在了张士诚的身前。
张士诚亲切地笑道:“这么着急让刘先生赶来,实在罪过,但是此事干系重大,所以想听听刘先生的意见。”
听到张士诚的称呼,彭辉的眼神又黯淡了许多,叫自己“彭相”,叫刘伯温为“刘先生”。主公为何如此凉薄?
当初主公称呼李行素为“李先生”,彭相虽然吃味,但是李行素的资历比自己老,谋略确实比自己高,彭辉捏着鼻子也就认了,你刘伯温何德何能敢被称呼刘先生?
彭辉不敢对张士诚心生怨奎,便把气撒在了刘伯温的身上。
刘伯温不知道自己这个“新宠”已经被嫉妒上了,回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是微臣分内之事罢了。”
张士诚对彭辉道:“那就劳烦彭相将今日之事告与刘先生。”
彭辉对着刘伯温皮笑肉不笑道:“刘左丞,这个事情相当棘手,我也想听听你的高见,”
刘伯温不卑不亢,稍稍低头道:“不敢当。”
彭辉就将元朝特使的事情粗略给刘伯温了一遍,因为有张士诚在场,彭辉不敢添油加醋,也算原原本本将事情还原了出来。
等彭辉完,刘伯温看向张士诚,问道:“主公,从三皇五帝到唐宋,历来的国祚更迭,主公有没有注意他们身上有什么特点?”
张士诚摇了摇头。
刘伯温道:“那就是大义,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只有占据大义,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彭辉嗤笑道:“大义谁都知道,刘左丞不要故弄玄虚。”
对待自己的下属,彭辉就是这么直接。
刘伯温笑道:“微臣以为,元朝施政百年之久,汉蓉位卑下,苦不堪言,官府横征暴敛,百姓没有活路,下苦元久矣,推翻元朝的残暴统治,就是现在的大义。”
“主公起于微末,迅速崛起,能够据守高邮三个月而不倒,就是站住了这个大义,民心向背,战士同仇敌忾,才能成就那场旷古烁今的大胜。”
彭辉继续提出不同意见:“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是刘福通势大,元朝势微,如果刘福通灭掉元朝,站住了大义,我等岂不是束手待毙?”
刘伯温道:“只要有百姓还生活在元朝的暴政之下,那么这个“大义”永远都在,站住了这个“大义”,就站住了义军的正统位置。
“主公想想,如果我们开始和元朝有所勾连,我们还叫义军吗?当初起事的时候,主公带领盐民起义可是为了什么?”
张士诚想起当初带领那些一无所有的盐民过的话,人人有饭吃,人人有地种。
刘伯温继续道:“主公以一介卑微的平民,带领一众弟兄创造了今时今日的局面,治下的百姓虽然不能下大同,却是一片欣欣向荣之象。只要主公秉持这个信念,高举反元的大旗,那么这个‘大义’永远都不会旁落。”
刘伯温顿了顿道:“二公子临走前和我交谈时过的话,曾言如果主公以此身份,推翻大元,那么主公就是华夏千年来最正统的存在。”
张士诚喃喃道:“华夏的正统......”
听着着实让人心动!希望我张士诚有看到那一刻的一,如果是那样,真就此生无憾了。
彭辉追问道:“刘左丞,你还没有回答我的疑问,如果刘福通占领大都,该当如何?”
刘伯温道:“刘福通自身的声望有缺陷的,虽然他是亳州实际的统治者,但名义上的统治者还是明王韩林儿,他没有那么轻易上位。白莲教内部势力纷杂,元朝目前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还有名将王保保坐镇,灭掉元朝谈何容易?”
“退一万步,刘福通灭掉了元朝,打江山和坐江山又是两码事,他有没有能力驾驭下犹未可知,用二公子的话,他打他的,我打我的,不要被他人轻易带偏了步伐。”
张士诚摆了摆手道:“此事再也休提,今日彭相便让人将特使送出高邮。并把这个消息传出去,今日起,我张士诚与大都的皇帝儿势不两立。”
刘伯温欣慰道:“主公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