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别吃生鱼片(1 / 2)
京城的巨变,对求学的公孙康等人并未造成什么影响。
四人每日或耕读,或打猎,凭借杀贼一事在东莱郡也名扬郡县。
刘繇已经前去为官,临走之际众人大醉一场。
直至六月底,郑玄叫来众人。
“近日尔等的努力,我都看在眼中。”郑玄欣慰的看着自己的子女和爱徒。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徒弟自当努力,不负师父众望。”公孙康谦虚的回答。
郑玄大笑,胡子飞扬:“好诗句,待我等回来,刻于门前。”
太史慈惊讶的问道:“师父,我们是要去哪里?”
郑玄眼中露出悲痛,“吾曾师从伯真公(陈球),前几日伯真公入狱冤死,今日尔等随我前去吊唁。”
公孙康等人大惊,回身收拾行李。
一路无话,众人赶到徐州下邳国。
此时下邳国陈府,陈球的侄子陈圭正在灵堂中守孝,身后一同跪拜的是陈圭之子陈登。
郑玄等人前往吊唁,随后入府叙事。
公孙康打量陈圭父子二人。
陈圭四十出头,但已经须发皆白,眼睛不大,炯炯有神。
陈登年方二十,人生的倒是风流倜傥,但面色赤红,时不时咳嗽一声,仿佛有病在身。
郑玄叹息:“吾少时从学于伯真公,伯真公心怀大义,常感慨奸臣当道,立志还朝堂一个朗朗乾坤。唉,可惜一生为国的伯真公。”
陈圭愤愤不平,“当今圣上,识人不明,忠奸不分,枉为人君。”
陈登拉了拉陈圭衣袖,示意他不要乱说。
公孙康低头沉思,思考陈圭这番话是单纯的抱怨,还是试探。
郑玄摇头不语,“我乃党锢之人,如今有一地供我耕读,传道授业,就已心满意足。”
陈圭见其不接话,暗骂一声老狐狸,转头夸赞起郑玄的徒弟。
“几位想必就是康成公之徒,真是一表人才。”
郑益连忙带头拜见:“在下郑益,见过汉瑜公。”
公孙康太史慈也报上名号,不敢失礼。
陈登也上前参拜。
双方一阵吹捧,陈圭让陈登带三人游览下邳。
陈登也不愿在屋中多呆,少年人总是不喜欢压抑的气氛。
拉着三人走出陈府。
公孙康惊讶于下邳的繁荣,虽为一封国,但街道上车水马龙,比之东莱或是玄菟都甚是繁荣。
陈登滔滔不绝的介绍下邳的特色,人文历史。脱离了父亲,他也是个话痨。
众人悠哉游哉的闲逛,面前出现一背着药箱的中年,生的仙风道骨,眼睛温和,仿佛能看透人生百态。
中年走到陈登面前,惊讶的停下。
“在下华佗,乃是一介游医,不知这位公子,可是常腹中疼痛,以致常有无名之火?”
陈登惊讶,不知道如何回答,想到面前之人所说的症状,自己好像真的有,情不自禁的点点头。
华佗继续说:“可否让老夫给公子把一下脉。”
陈登道:“随我进府吧。”
一个时辰之后,陈府。
陈登房中,一干人等惊讶的看着陈登面前的脸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