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怎么赚钱?(1 / 2)
想到创业,姜澈脑海中首先想到的便是写书,然后开家书店卖书。
大黎儒学兴盛,读书人很多,所以书籍这一块儿的需求量很大,人们也愿意为知识付费。而且大黎书店里书籍种类比姜澈原本的认识更加单调,世俗文学的繁茂程度与民众较高的识字率、儒学的昌盛不成正比。
此外,姜澈现在已经积累出一定的文名,以后再拿出“三言二拍”《西厢记》这一类的通俗小说满足百姓们空虚的精神需求,到时候还不直接风靡半个大黎,银子,大大的滴有。
不过深入考虑,这一计划暂时还是行不通。
首先,这个时代书店运行模式都是自产自销,而且属于重资产行业。姜澈这点本钱,别说成立一个印刷作坊,就算委托别家代工印刷都不够。
更棘手的是,本钱不仅仅是指银两,还涉及社会关系,这些书店都是有后台的,开家小书店小打小闹倒无可厚非,可若是规模做大,难免触及其他人利益,麻烦将会接踵而至。姜澈此刻火候还不够,不想陷入泥坑。
而单纯收取版权费的做法也行不通,因为在大黎,不是随便哪只阿猫阿狗都能写书出版。出书属于帮作者弘扬文名的行为。
作者的着作能被选上证明得到他人的认可,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收取稿费?就算收,象征性收一点意思意思就够了。
文道如此高雅的事情,岂能和金钱这等俗物混为一谈?
甚至部分人为扬名还会自费出书,闹出过不少笑话。例如皇帝的亲叔叔齐王殿下,附庸风雅,明明不学无术,还非要学人家写书。不出意外,没有书局看得上他的大作,他便想了个办法,搞骚操作,自己贴钱印刷两千份,见人就送一本,结果贻笑大方,沦为坊间百姓的笑谈。
出书赚钱这件事情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可以列入未来规划之中,往后放一放。等姜澈再发育一段时间,再提上日程。
姜澈苦思冥想,不得出路,以前看小说中别的穿越者,依靠制玻璃、烧水泥、酿白酒,甚至是发明机械搞工业革命,钱赚得那叫一个盆满钵满。
现在轮到自己,这些物品的原理自己虽然知晓,可是懂得基本原理和动手付诸实践二者之间的差距岂止十万八千里。这剧本拿错了吧!
发明创造,从来不是简单动动嘴皮子,就能攻克难关。随意一个细节,都能难倒门外汉。
现在姜澈就是被难倒的门外汉。没有完善工业体系的支持,个人只能是独木难支。
思考良久,一无所获。闭门造车不成,姜澈决定出门去搞实地调研。
没想到,姜澈在市场上转悠一圈,还真发现了一个商机。
这里毕竟是炼气修仙的高武世界,虽然大家没有往发展科技树这方面花费多大力气,但是部分修炼者掌握呼风唤雨的本事,能力所及愿意帮助百姓,总的来说农业生产算是风调雨顺,因此粮食还算充裕。
在此基础上,大黎官府对酿酒业没什么限制,相关领域也就发展了起来。而且这里的文人侠士,没事就喜欢小酌几杯。
但是市场上的酒水大多是使用酒曲复式发酵法的黄酒,酿酒技术落后。这些十几度的低度酿造酒,酒质的差别主要由酵母曲种的质量决定。
酒的品种虽多,知名的品牌有“三里香”“青云边”等,口感却寡淡,酒精度数低,烈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