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冒险的决定(2 / 2)
第三场同样进场后,考房的门就被锁住,这是防止有学子乱跑,虽学子都是多年的读书人,都是守规矩的好考生,但是万一有考生因为压力太大来个失心疯呢,还是锁住为好。
这每次奇葩规矩的前面肯定有更奇葩的事情发生。
第三场试卷发下来,许恒先深呼吸,打开试题看了起来,由于前面两场的折腾,这第三场人已经有点疲倦了,这不光考学识,也考饶意志力了。
许恒看到试题上只有两个字‘予知’,这字越少题越难啊。
许恒开始思索大脑里关于这两个字的内容,这两个字是该分开理解还是连在一块理解。
分开理解的话,予和知意思都很多,这应该不是主考官的意思。
那就是这是一个组词,予知,许恒在大脑里搜索。
这予知应该出自《中庸《》,解释的话东汉郑玄最有权威,注释“予,我也,言凡人自谓有知”,白话就是自认为聪明。
可答题不应该只按照字面意思答题,许恒干脆先把关于予知这一段中庸内容先默写下来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翻译下来就是,孔子:“人人都:‘我是明智的’,但是在利欲的驱使下,他们都却都像禽兽那样落入捕网木笼的陷阱中,连如何躲避都不知道。人人都:‘我是明智的’,但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也不能坚持下去。”
许恒看着这段内容,予知从字面来肯定是贬义,若是根据题面答,肯定是批判予知,避免自己自作聪明,若是这么答题内容就过去肤浅。
若仔细深究,就得着重于为何中庸之道不能坚持,如何坚持中庸之道,可若跟着这层答,答对了还好,答错了就是跑题啊。
许恒揉揉脑袋,有点抱怨自己太容易多想了,该选哪条题面来答。
为了稳妥许恒先按照第一个题面写了一篇文章,然后就开始斟酌用句,雕琢文章。
因为古代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断句就靠文中句尾的虚词来判断。
许恒就尽量每句都写一样的长度,基本一列为一句,这样文章读起来顺畅,简洁。
这题答完许恒又写了一篇自己深究的内容,详细论述何为中庸,中庸许多人都以为是和稀泥,可是选择中,万事万物都是瞬息万变,能保持住平衡,需要更精准的把握,比如日月更替,此消彼长,万事万物根据本性,四季往复轮回,饶本性同样如此,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中庸。
两篇文章许恒都写完了,在最后纠结中,许恒决定冒险用自己后一篇文章,着重点在中庸。
人有时候的第六感会特别灵敏,因为这是人潜意识综合评判出来的,许恒绝定冒险赌一把,哪怕这次输了,大不了两年后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