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望断天涯路33(1 / 2)
情感启示录之二:望断天涯路33
看到此处,我才彻底明白作者的“写作套路”。他在这部手稿(情感人生之二)设了二条线,一条是他回归故里的日常生活,是用记日记的形式写的,而且没有一定的“规律”——就是不确定性地记录一些章节,可以称之为主线后的暗线,或叫副线。
另一条是主线,就是作者在他的“当下”用回忆录的方式写这部《情感人生活二:望断天涯路》。
想到此,我不由自主地会心一笑,突然有种奇妙的感觉,像林云风爱玩的网络游戏。如果人生本身就是一场超逼真超高清的直播游戏,那么那些爱玩电子游戏的人,不就是游戏中的人在玩游戏吗?
书里的作者,在写他自己的书,我又在阅读着书里的作者写出来的书。就像上个月,我做的那个双重梦,梦见自己在梦中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如果人生是一场游戏,那设计底层代码与设置场景的背后程序员与架构工程师又是谁?
我与这本手稿的关系呢?是不是也有个记录者,在记录着我在这个特殊的疫情时期,一天天在阅读着书中的作者,在一天天记录着“它”的情感启示录?
想到这时,我的后背像有一股寒气升起,每一根汗毛像士兵方阵一样,整齐地竖了起来。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把自己的意识“抽离”出来,以“上帝视角”或旁观者看自己,是不是就有会有很不一样的感觉?我看着游戏中的自己在玩着某种游戏,看着自己在阅读着书中的人在写着它的故事,“视角”
立马变得不一样。
没有“第三只”眼的观察,你对自己“游戏”中的结果经常患得患失。当你抽离出来后,发现游戏中的游戏不过是游戏,你就有了一种“普渡众生”的慈悲之心。当我“看着”自己,在阅读书中的人在写他的故事,就有了一种全息视野。
当观察者发现自己也有一位观察者在观察自己,当阅读者觉悟到自己也有一位阅读者在阅读自己时,这是否就是量子力学中的“观察者”效应?
一个电子是波还是粒,取决于是否有观察者“参与”。有观察者,它是粒子,无观察者,它又就是波。那电子,到底是波还是粒?
电子的这种不确定性“存在状态”,差点把古典物理学们家搞疯,以至于聪明绝顶的爱因斯坦,直到去世都不承认“量子力学”的存在。他自信地说:不存在一个掷骰子的上帝(上帝不会掷骰子)。
后来,得到公认的量子力学把电子的这两种特性统一起来,称之为“波粒二象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