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家”(1 / 2)
“报告首相,哈迪斯正在以2km/s的速度飞向地球……”
“经过计算,这颗小行星大概会对地球的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打击……”
“保守估计,地球上68%的物种将会在这次撞击中灭绝……”
“距离撞击,大概还有…六个小时不到……”
“总统先生……很不幸,虽然我们有足够的弹头,但我们的星际导弹无法发射……”
“蛛网卫星系统失灵了,我无法计算它的距离!”
“紧急通知,由于外来天体即将与地球发生碰撞,请各位市民……”
“我去!你看啊,天上有流星!”
“不对,那个好像,不是流星……”
……
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季。灰蒙蒙的天空把烈日死死地挡在了外头。皑皑白雪抹去了生的颜色,白的诡异、白的瘆人,空留一片死寂。
六岁的少女因噩梦醒来。伴随着一个寒颤,她从厚重的雪中爬起,抬头一望,鹅毛大雪正从破碎的屋顶落下,填满了整个屋子。
环视四周,成天对自己恶语伤人的母亲、一生气就拳脚相向的父亲、以及她可爱的弟弟,全都不在身边,独留她一人。
“为什么要丢下我?为什么我的右眼是黑色的?为什么?!”
少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长了这只丑陋的黑色眼睛,也不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要丢下她。
少女的眼角,滴下了几颗滚烫的泪珠,滴在了冰雪上,迅速失温,与它们融为了一体……
少女再次睁开了眼,只见得一个老旧的灯吊在白色的天花板上。旁边的窗户透过一道灰白的光,少许白雪扒在玻璃窗外。
而她自己,则躺在床上,脚边是一个低耗电能的供暖器。
刚刚只是在做梦而已,梦到的是自己六岁时的事情。那天和今天一样,都是独自一人醒来,都是下着雪。
冰晴费力地想要抬起头,只感觉头皮隐隐作痛,但是并不是很严重,似乎有什么东西裹着。
用右手摸了摸,有些许粗糙,或许是绷带?
冰晴用右手撑在床板上,艰难地坐了起来。她发现身上还盖着一床白色的被子。上面有些污渍,面料也十分粗糙,像是宿舍床上的那种。
坐起的一瞬间,她只感觉浑身发冷,尤其是后背和双臂。她发现自己只穿着黑色短袖t桖,胸口感觉有什么东西勒着。每动一下,胸口就会传来疼痛感。
冰晴掀开被子,发现左手上也缠着绷带,其中一大片都被血染成了红色。左大腿也绑了绷带,似乎是为了方便治疗,外裤和风衣被脱下,整齐地放在了床头柜上。
突然,冰晴的头又传来一阵剧痛,只不过这次是来自内部的。
她在一瞬间回想起了昨晚寻找物资、遇到侵蚀兽、慌忙逃命、最后在一片黑暗中摔下山昏死过去的经历。
冰晴只记得自己摔下了山,撞到了很多东西,就昏过去了。至于自己怎么在人类的建筑物里、甚至还被包扎了伤口,她就无从得知了。
但不知道自己在哪,就时刻要保持警惕。而且说不定救自己的人另有所图。
想到这里,冰晴强忍疼痛,穿上了自己的裤子和风衣,风衣上的金属挂件碰撞在一起,发出了类似穿戴盔甲的声音。
穿上黑色的皮靴后,她感觉自己头上好像少了什么东西。在床头柜上找到了眼罩,戴在了右眼上,遮住了她那不愿展示出来的右眼,这才安下心来。
她艰难地挪动着左腿,配合无力的右腿,一步一步向房间门走去。就在转动门把手的那一刻,门被推开了——被房间外面的人。
推门进来的是一个女孩,大概比冰晴稍微小一点,身高也要更矮一点。白色的头发和翠绿色的双眼和冰晴的黑发红瞳形成了鲜明对比。
冰晴一眼就看见了她穿的白色围裙——那是医生用的围裙,上面全是已经干涸的血渍。
尽管这个女孩进门的时候在微笑,但还是把精神极度紧张的冰晴吓了个半死。她吓得想要往回跑,却因为左腿的伤痛没站稳,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这一摔又导致身体压到了左臂,刺激了伤口,疼得她直咬牙。
这些举动同样把那个女孩吓了一跳,她连忙放下手里的医药箱,蹲下来把冰晴扶了起来,并把她扶到床边坐下。
“你现在还不能正常走路,先好好休息。”稚嫩的女声从女孩的嘴里传出,给了冰晴一点点心灵上的慰籍。
女孩打开了医药箱,拿出一瓶酒精和一些卫生棉。
“好了,我现在要给你头上的伤口消消毒,不要乱动哦。”
冰晴逐渐冷静了下来,见对方没有恶意,便小声说:“好……好的。”
女孩拿掉了冰晴头上的一部分绷带,爪子抓伤的伤口还在,但是不是很深,已经差不多愈合了。
蘸了酒精的卫生棉在伤口处涂抹着,火辣的痛感让冰晴不太舒服,一直咬着牙。
“请忍耐一下,马上就好了。”
少女很快擦完了酒精,干净利落地给冰晴换了新的绷带。此时冰晴仔细看了看她,问到:“请问……你是谁?”
少女收好了医药箱,笑着回答:
“你好,我叫沐悠,我十五岁了。昨天我听见营地附近有惨叫声,就去看了看,然后就发现你躺在地上,还受了很严重的伤。是我把你救回来的哦!”
紧接着,沐悠又用大拇指按了按冰晴的大腿,问:“感觉怎么样?”
“疼。”
“好的,别乱动它,好好休养,很快就能痊愈了。”
沐悠站起身小跑出房间外,过一会儿带着一根合金拐杖回来,把它放在了冰晴身旁。
“在你腿康复之前,就先用着这个吧。”
冰晴接过拐杖,用左手撑着,轻轻松松就站了起来。拐杖十分轻便且坚固,用不着多大力就能站起来。
“谢谢你,沐……悠。我叫冰晴,今年好像是,十七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