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穆晚晴离宫,乌古国叙旧(1 / 2)
如此征兆,天下百姓议论纷纷,能长途跋涉逃难的人,哪怕几经辗转也要到秦国来安居。
大秦的村、镇、县、府,各处开始完善,在边境入口处,户部官员盘查审核后会发户籍文书,得到户籍文书的人成为秦民,农人和商贾都各有安排,安居之地是秦国朝廷规划好的,并且在这些人里面选出来一个领头的人,负责跟官府衙门接洽和安顿百姓。
有条不紊的收逃难的百姓,修桥铺路在秦国也推进良好,曾经的草原划分出来了农庄和牧区,善于放牧和善于耕种的人,各有安居之地,大到商贾小到商贩,整个秦国愈发的欣欣向荣。
只要在秦国内,就算是寻常百姓也不在乎大战一触即发,他们安居乐业。
如此大迁徙对秦国的各行各业都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同时也涌现出来许多人才,朝廷在各地发布招贤榜,哪怕是最普通的农人,只要有耕种的真本事,也会得到衙门的重视,该培养的培养,该引荐的引荐,人才有发挥的机会,衙门不会以官威压百姓,而是真正做到了官民共治,博采众长的朝廷,逐级到民中也延续着秦国的优良作风。
医道门在极短的时间内,各地都有了医馆。
百姓治病求药到医道门,朝廷给予补助,并且不需要像之前那样,诊资和药费各算各的,而是只需要药费就好。
这样的医道门,从最开始被杏林前辈痛骂嚣张,到如今成了天下医者心之所向的地方。
民心所向的朝廷并没有让投奔来的百姓失望,朝廷颁发的政令无一不落到实处。
每天从各地送来的奏折放在御书房里,穆晚晴把这些奏折都按照每一府分类,除了处理军机大事外,会反复看着写奏折,从其中找到政令中的不足,并且制定了以富养贪的策略,同时也会关注社会风气,鼓励各行各业出人才,而非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商会、工会、民联,这些部门选择了各行各业的翘楚和官府共治,同时发布公告,在大秦不拘一格,商户之子亦可以读书入仕。
夏末秋初,穆晚晴坐在御书房,六部尚书聚齐。
穆晚晴把手里的消息递给近侍,近侍送到六部尚书手里传阅一遍后,穆晚晴说:“众爱卿,可有应对之法?”
秦国最近没有战事,但从没有松懈,军需储备足够,并且战线以合围之势在岐国边境驻扎,只等朝廷一声号令,马踏岐国!
曲靖说道:“陛下,再等等田里的粮食吧。”
穆晚晴点了点头:“大秦是要改天换地,而非灭种,民以食为天,确实需要等一等。”
“可以趁机再大开国门,吸纳更多的百姓到我国。”户部尚书韩旭说:“许多故土难离的百姓,牵挂的也就只有地里的粮食了。”
穆晚晴看着韩旭:“如今大秦人口七千多万,若是再大开国门,人口上亿,安顿起来可否吃力?”
这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韩旭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确实有压力,大战一触即发,兵部可增兵了。”
工部尚书郑应都接过去说:“各处驻军之地的路桥都通畅无阻,附近安顿百姓也都安居下来,开荒农耕的百姓占比到了七成,确实是增兵的好时机。”
穆晚晴沉吟片刻:“刑部、吏部、户部协助兵部增兵,礼部和工部负责内务。”
事情定下来后,六部尚书各自去安排。
穆晚晴出门到御花园,在这里她打了一套拳法,邵宝珞伺候在身边,等穆晚晴休息的时候,邵宝珞递过来热茶,问:“祖母,为何出拳都是从腰部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