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地效航母风洞试验(1 / 2)
经过大半年的研发和制造,地效航母飞行器的首个模型终于完成了。
这半年来,赵学成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不断对地效航母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
按照最初的设计方案,地效航母飞行器的飞行高度预计在离水面10米左右。
但是,经过反复论证,赵学成认为这个高度还远远不够,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原因在于,地效航母飞行器需要长时间在海上飞行,一旦遇到恶劣天气和大浪,10米的飞行高度很容易受到冲击。
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失事。
于是,赵学成决定对飞行高度的参数进行重新设定。
提高飞行高度是实现海上安全飞行的关键。
地效飞行器之所以能飞起来,是因为它在逼近地面时,会产生一个高压区域,形成向上的空气动力,起到增加飞行器升力的作用。
这就是所谓的地面效应。
一般来说,地效飞行器的飞行高度在几米到几十米之间,具体高度取决于设计方案和飞行器用途。
如果采用优化设计,完全可以提高到几十米高度。
为此,赵学成带领研发团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试验验证。
他们不断调整设计参数,对地效航母的动力系统、升力系统进行改进,做了大量气动计算和模拟试验。
经过持续一个月的不懈努力,地效航母的飞行高度终于得到显着提升,至少可以达到30米以上。
这对于抵御海上大部分风浪已经足够。
但赵学成还不满足,他认为这还远远不够,至少需要达到100米才能基本确保安全。
因为地效航母不仅要面对海上大浪,还有来自各个方向的狂风暴雨,这样的恶劣环境需要一个更宽裕的安全高度。
虽然地效航母无法持续长时间地飞行在如此高空,但用来应对恶劣天气条件,100米已经充足。
于是,赵学成又组织研究人员进行了新一轮的论证计算和风洞试验。
通过不断优化升力系统,改进动力匹配,他们终于找到了提升飞行高度的最佳方案。
经过两个月的日以继夜的努力,地效航母的最终设计方案实现了飞行高度的再次提升,最终可达到120米的高空。
有了120米的飞行高度,地效航母就有能力应对大部分海上恶劣环境了。
它可以灵活运用这一高度,根据海况需要选择最佳飞行高度,躲避大部分的风浪冲击。
与飞行高度优化同时进行的是,赵学成还对地效航母的整体控制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
他在航母的操作舱内安装了刚刚研发出来的电脑运算系统。
这套系统由多台微型计算机通过高速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功能强大的分布式计算平台。
利用这套系统,地效航母的导航、飞行控制、动力管理等诸多功能可以实现高度数字化和自动化。
它可以实时监控和处理各种飞行参数,并据此自动制定最优的飞行方案。
飞行员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对自动系统进行监督和少量辅助操作。
这套数控系统大大降低了对飞行员的技术要求,也减少了人为操作失误的风险。
它可以精确控制地效航母的动力系统,使其飞行更为平稳。
更重要的是,一旦遇到急剧天气变化,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快速运算并调整飞行姿态,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