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刘瑾终遭凌迟极刑 阳明讲学首倡知行(1 / 2)
第三十九回刘瑾终遭凌迟极刑阳明讲学首倡知行
一
刘瑾在锦衣卫的诏狱里住的这几天并不好过。他虽然心里清楚那帮锦衣卫也都是势利之徒,如今他不得势了,遭遇可能比其他的犯人还惨,但是他心中还是抱有这一丝丝的幻想,希望锦衣卫们能够念及旧情。
但他跨入诏狱的大门那刻,就已经察觉到了,这些人根本就没有任何情义可言。
狱卒们把他安排到了最里面那间牢房。处置了这么多官员异党,刘瑾是十分了解监狱的结构的——那间牢房最是阴暗潮湿,墙壁早已发霉,是老鼠们的老巢,根本就无法住人。
他勉为其难地住了进去,那些狱卒们还不断地嘲笑挖苦。而他们所说的正是刘瑾作为太监最不能触碰的伤口——他是一个无根的人!
终于,刘瑾再也忍不住了!
“小兔崽子们!你们都给我记着!咱家今儿落了难,你们就可劲儿地放肆!”他咬着牙说道,“要是有朝一日咱家东山再起,把你们通通活剐了!”
一名狱卒走过来笑道:“我的刘大公公,您可歇歇吧!惹得陛下龙颜大怒,谁还能来保你?”
刘瑾知道吓唬不了这些人,便认了怂,说道:“平日里我可待你等不薄……”
他话还没说完,便被对方打断:“你可知我是谁?”
刘瑾连忙盯着他的脸仔细地辨认道:“这……”
“哈哈,你可还记得当年被你下了诏狱的那位镇抚使?”那人笑道。
“可是那个办事不力被我处置了的?”刘瑾惊道。
“不错,那位镇抚使正是我兄长!”那狱卒道,“当初兄长被你下了狱,病中无人医治,就死在了这锦衣卫大狱中!”
刘瑾看着狱卒要吃人一般的眼睛,内心深深地感到了恐惧。他嘴唇哆嗦地说道:“我,我当时也是按规矩来的。”
狱卒阴阴地笑了笑。
二
正德五年,深秋。
京城热闹非凡,好像所有的老百姓都出来了。大家都知道,又有犯人要被处死了。
自古以来,百姓们都对行刑的场面抱有极大的热忱。但是按照惯例,须得正午时分再行刑,因为那时刻的阳气最盛。于是,围观的人们便等太阳高高升起时才开始聚集,也省得被毒辣的日光晒伤。可是这一次,从一大清早开始,围观的人群便已守候在了菜市口。
原因很简单,这次处死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权倾朝野的大太监刘瑾。
囚车缓缓地驶了过来,坐在里面的刘瑾早已在诏狱中被折磨得不成人样——他整日地挨狱卒看守们的毒打和羞辱,身上的伤口都化了脓,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围观的人群见了刘瑾,立刻喧闹起来。很多因为刘瑾而家破人亡的人开始往他身上扔一些臭鸡蛋、烂菜叶之类的垃圾。刘瑾只能低着头,想借囚车上的木栏杆躲避飞来的杂物。
到了菜市口,两名锦衣卫将刘瑾从囚车里押了出来,架着他走上刑场。
主刑官杨一清和副刑官张永早已端坐在刑场一端。见到刘瑾被带出囚车,张永给身边的太监使了个眼色。那太监上前一步,从怀里掏出了一份圣旨,高声叫道:“刑场肃静!大明皇帝圣旨!”
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跪拜在地。
那太监环顾了一周,确认所有人都跪倒后,大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扰乱朝纲,蓄意谋反,僭越欺君,今有大罪二十条,罪恶滔天,实难宽恕。朕亲敕处其凌迟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示众,以安民心!’”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欢呼声山呼海啸!
一丝不挂的面如土灰的刘瑾上了刑场,被绳子紧紧地捆在柱状的刑架上。
三名刽子手上了刑场,走到刘瑾身边。这三人是师徒,师父手里拿着一个小包,一名徒弟手里拎着一个木桶,而另一名徒弟拿着一个手巾,这是给师父擦汗用的。
那老师父个子不高,看上去大约六十余岁,然而身子硬朗稳健。只见他打开小包,拿出一只锋利无比的小刀。乍看上去,那刀像是大夫用来医伤的。
一切准备就绪,人群又静了下来。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刀子割下刘瑾的第一块肉。
老师父略哈着腰,左手扶着刘瑾的胸口,持刀的右手一颤,一条细小的肉便从刘瑾身上落下,正掉在身下的木桶中,就像一只虫子。
那先前拿桶的徒弟吆喝道:“胸头肉!头一刀!十文钱!”
人群听了价钱,便乱了起来。谁都没有想到刘瑾的头一刀竟然只值十文钱!
一名老大爷虽然上了年纪,但是此时却眼疾手快地冲到了人群的最前头,手里递来十文钱:“我要了!”
见第一块肉被这老大爷买走,其他围观的人便更加喧闹起来。
老师父又从刘瑾胸脯上割下了第二块肉,这肉又被围观的人群哄抢买掉。
老师父又割下第三块、第四块……
转眼间,天色渐渐黑了下来,一天的时间就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