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第九十六章 无(1 / 2)
程子安道:“臣以为, 此事牵涉面甚广,以臣的资历,臣会寻如王相, 明相,郑相,连同刑部, 户部,甚至于大理寺一并查案。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他们, 亦可参与其中。多部联手,查得也快一些。”
将政事堂拉出来,并非程子安真正目的。将背后的几个皇子推出来厮杀,才是他的用意所在。
政事堂的几个相爷做事,再身居高位, 做事始终束手束脚。
几个皇子则不同了,他们为了抢大位, 自然不肯放过任何攻讦对方的机会。
兄弟之间太过熟悉,背后使出的计俩,彼此都清楚得很。
三人都不干净, 以前巧妙地维持着平衡。
一旦推出一件事来,任何的一方, 都会推波助澜, 尽全力将对方踩到脚下。
另外最重要一点,如若派相爷领头查, 背后肯定会遇到来自皇子的阻力。
相爷岂敢动皇权, 跟圣上的儿子叫板。
如果都是皇子,一样权势滔天呢?
何况,只要三个皇子一起出面, 肯定有两个会天然结盟,联手连对付另一人。
如此一来,常平仓的事再大,背后势力牵扯再广,都会被连根拔起。
估计到时候,京城会血流成河。
血流得多了,才会震慑住那些胆大妄为伸出去的手。
粮食是百姓活下去的保障,粮价哪怕涨一个两个大钱一斤,对于穷苦百姓来说,都算是巨大的负担。
何况,各地常平仓的粮食,除了平抑粮价,还有个最重要的用处,就是赈灾。
靠天吃饭的时代,哪怕多下一场雨,多出几天大太阳,百姓的收成,都会受到影响,面临着饥荒的境地。
粮价不能乱,常平仓中,必须有粮食!
哪怕是陈粮,混着石子,也能勉强填饱肚皮,好过吃树皮观音土!
程子安也不怕圣上会起疑心,怀疑他怂恿皇子们自相残杀。
有些事情很微妙,圣上自己从兄弟们中厮杀出来,登上了大位。
但轮到自己的儿子们时,他就开始天真了,幻想着儿子们能兄弟友恭,选定一个继承人,其余的兄弟会齐心协力辅佐。
纵观历朝历代的皇帝,对待兄弟与儿子们的差别,莫不如是。
常平仓粮食之事,的确交给任何一人,圣上都不会放心,生怕上下坑壑一气,最后查不出个名堂,不了了之。
但又不得不查,欠兵营的粮草日久,再不拨付,将士哗营的话,比起朝堂上的文臣打嘴仗斗争,要来得更猛烈直接。
圣上神色若有所思,犹豫道:“这般一来,阵仗着实太大了些。”
程子安觑着圣上的神色,猜到他心里已经渐渐动摇,并未趁机加把柴,而是朝着反方向说道:“臣到底年轻,常平仓之事,臣并不了解,估计是想得太过严重,圣上,臣不知天高地厚,着实没别的主意了。”
圣上手指敲打着御案,沉思了会,心中主意渐定。
程子安自称年轻不知天高地厚,他都能看出常平仓的不妥,聪明人那般多,如何能看不出来。
端看是在意朝局乱,还是天下乱。
圣上掀起眼皮,睨了眼程子安,道:“水部几个郎中下去州府,可有消息传来?”
程子安心思微转,道:“还未曾有。臣以为他们在京城日久,出门时车马劳顿,赶路太辛苦,走得慢一些也情有可原。”
圣上听得无语,瞧他这话说得,又在指桑骂槐了!
他从京城赶去益州府,再从海上绕了一圈回来,只不过花了大半个的功夫。
不过施侍郎来回奔波,人的确已经快脱形了。施一亦是......
咦,施一同程子安一样年轻,听说他在府里要死要活的,太医院的太医已跑了无数次,太医院都快被搬到侯府去了!
真是一群混账!
圣上脸色不大好,先让程子安回去歇息,唤来许侍中,厉声道:“该到请平安脉的日子,人呢?去哪儿了?莫非太医院的太医,认了新主子?”
许侍中愣了下,忙道:“奴这就去太医院传旨。”
太医院得了许侍中传了圣上的旨意,都是聪明人,领会到了上意,永安侯府再来请,被婉拒在了门外。
施侍郎同施一,无论真病假病,皆不敢再病。
从侯府飘出的药味,恨不得京城都能闻到,回到衙门老老实实当了差。
那些施侍郎如何委屈,大度,程子安是白眼狼的风闻,突然就散了。
朝中,亦动作不断。
圣上着令王相,明相,大皇子,一皇子,三皇子,同刑部,户部,大理寺携手,巡查大周各地常平仓!
此举一出,朝野震动!
巡视的官员还未出发,京城底下就暗流涌动了。
有摩拳擦掌的,暗自担心的,如热锅上的蚂蚁般上蹿下跳的,热闹纷呈。
程子安一概不理,每天当值下值,安安分分呆在水部,一心一意准备着自己的事情。
先前程子安向圣上提议过,进入工部的官员,要多加一道考试。
提高“工”的待遇,地位,才是能推进大周往前进步的关键。
“工”涉及到方方面面,并非只有造桥修路修屋的匠人,还包括如匠作营中,制造兵器的匠人,改进农具,粪肥,种子等等,都属于匠作一类。
假若大周某个百姓发现了能增加产量的种子,当地的官员会拿来当做政绩,献给圣上,写一篇马屁文章,歌颂祥瑞等等。
其余的诸如此类,百姓都会受倒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