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石(二)(1 / 2)
(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私塾在大山的半山腰。
一直向上隆起的大山,到了这里稍稍凹进去一块,形成一个不算大的平台。而三间茅草房,就修建在这里。从这儿望山下,那是一览无余。然而从山下看这里,几棵大树一挡,就很难发现了。
私塾内,光线虽然稍微有些黯淡,却并不闷热,习习的山风,从窗子里吹进来,带来野花野草的香气。老师站在那里摇头晃脑诵读,大有老夫子当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自足。
不过下面三个学生,却没有跟老师“同心同德”:一个在拼命撑起马上要合在一起的眼皮,与瞌睡虫作斗争;一个小脑袋转来转去,看完这边窗子外面的杜鹃,又去看那边窗外的戴胜;第三个学生捉了只蚂蚱,在那里摆弄个不停。那只蚂蚱一下子蹦到了毛笔杆上,这位学生赶紧去抓,结果碰到了毛笔,带翻了砚台,墨汁洒得到处都是。老师停下诵读,看到学生满手满脸都是墨汁的样子,顿时大怒。
“姜云,你来说一下,对这段文章有什么体会!”老师的口气颇为严厉。其实说起来,这位老师的脾气够好得了,要是其他老师,早就“私刑”伺候了。十几岁的孩子,人生道理没懂多少,各种问题却层出不穷。就算只有三个孩子,也经常吵得人脑壳疼。那些私塾老师为了镇住学生,一般都是戒尺不离手的。
那个叫姜云的学生慢慢吞吞站起来,心里想:什么体会?我的体会就是早饭咸菜吃得太多,齁得人想喝水。可这话不能直说,不然的话,老师非得给他三板栗。不过除了这个,姜云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姜云每次听道什么孟子曰、管子曰,就如同一群马蜂嗡嗡嗡地围在他的脑壳边,似乎要来蛰他一样。另外两个同学看着他抓耳挠腮的样子,忍不住笑起来。
老师看到姜云迷迷糊糊的样子就来气,准备狠批姜云一顿。就听见窗外有人喊:“姜云,你三婶和吴妈又打起来了,这回在薅头发呢,你还不赶快去帮忙?”
别看姜云回答老师问题不在行,对这种事却机灵得很,问道:“在哪里?为什么又打起来了?”
“就在你们家门口啊,还不是为了那两垄地?现在,里三层外三层站满了看热闹的人,如果你现在赶紧回去,兴许还能帮你三婶子一把!”
这个报信的孩子叫大毛,跟姜云差不多年纪,两个人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好朋友。大毛说完这些之后,才发现老师正怒视着他。吐一下舌头,赶紧跑开了,然后抓起块石头就朝私塾的门窗砸去,距离太远,石头落空了。老师摇了摇头,对这些乡下孩子动不动就要找机会泄愤的行为见怪不怪——现在大人都活得心气不顺,自然就影响到孩子,只要不砸到门窗,就随他去吧。
大毛跑下山去了,姜云心也飞了。姜云今年十三岁了,长得人高马大。吴妈虽然泼辣凶悍,但终归是个女人。如果三婶得了自己的帮助,肯定是胜券在握。
老师还在等着姜云回答问题,姜云看了老师一眼,把心一横,转身夺门而出。
老师一个箭步赶到前面,拦住姜云的去路,威严地说:“上课时间,不许去!”姜云哪里肯听。他弯腰低头,冲着老师就顶了过去。谁知老师竟是纹丝不动。姜云上了牛劲,后退三步,又一次恶狠狠顶了上去,老师还是纹丝不动。直到姜云累得筋疲力尽,一屁股坐在地上,老师才慢条斯理问道:“我问你,你为什么来这里读书?”
姜云昂着头:“我根本就不想来读书!是我妈逼着我来的!”
“那你想不想长大以后做个明事理的人?”
“不想!”
老师一愣:“为什么不想做个明事理的人?”
“你看看姓吴的那个胖娘们儿,天天都是混不吝,打这个骂那个,还不是活得好好的!拐子叔倒是明事理,被县尉欺负得都上吊了!既然是这样,我干嘛要明事理?只要那些人见了我就害怕,任我打骂就好了,明事理值几个钱!”
老师听到这番混账言语,手里的戒尺就要打下去,但看到姜云狡黠的目光,又放了下来。姜云眼睛里的意思很明显。看,你这个当老师的,着急之后还不是一样举起戒尺胡乱打人?跟那个打人、骂人的吴婶有什么区别?
老师虽然把戒尺放下了,却不准备放过姜云,盯着他的眼睛,想了一想然后问道:“那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