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入学(1 / 2)
看着少年人上马车离开人群也散开后,解浚成还有些呆呆的没反应过来。
这是什么情况?三两银子就解决这事了?
虽然说读书人都是有话好说,动口不动手,但是,解浚成看了眼袖子上的血迹,他如果稍微小小的教训一下那两人应该不过分吧。
下定决心的解浚成抱起地上的书,看了眼天边太阳已经完全出来了,天大亮,而且周围也没有年轻的少年读书人行走了。
“糟糕,迟到了!”少年人一跺脚,提起衣袍便朝着城外方向飞奔而去。
长淮城门口东郊有一座山,山上依稀可见几条蜿蜒的山路,山路上铺满了鹅卵石,路两旁种满了梧桐树,没棵梧桐树上都挂了一只小巧的灯笼。
由远到近,可以看见每条小路都有一个分叉口,分叉口的尽头是一个大门,大门里面有座很大的房子,房子周围有大大小小的分落着小房子。
这是一座学堂,长淮最有名的学堂,不仅是因为学堂教学好,还更是因为这座学堂里有一个拒绝当太子老师的人——陆玄。
陆玄是京城人士,祖上三代都是朝廷大臣,到了他这一代更是出众,家族里许多年轻人都走了仕途,进了朝堂。
除了他,上一届的科举榜状元郎,朝廷给了他国子监祭酒的官职,可这陆玄竟在上任前一天一声不响的离开了京城,跑到这荆州开了学堂,当起了教书先生。
要说这天盛王朝历经六百多年,前后负有盛名的读书人也不少,但近百年来称得上读书奇才的也就两人。
前有叛国贼子沈相,一代神医和文官之首,当时全天下的读书人都以他马首是瞻,可谓是一呼百应。
后有陆玄,少年奇才,世家子弟,年仅十五便科中状元,是天盛王朝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状元郎,一朝闻名天下尽知,是现如今的读书人的榜样。
但是陆玄先生为人性子古怪,除了授课之外并不与人结交为友,也不收内传弟子,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这一天,学堂里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年十三岁的长淮有名的美少年阮鱼开窍打算读书了。
“他要读书了?他能行吗?”
“对啊,他可是晚入学三年呢,这跟得上夫子们的授课吗?”
“这也不能全怪他,谁让他倒霉呢,九岁的时候姑母过世,守孝三年才可入学。”
“那他十二便可入学了,怎么晚了一年才入?”
“哦,你是新来的你不知道,阮鱼父亲是镖师,常年在外不回家,他母亲早年便去世了,一直跟着姑母生活,四年前姑母也去世了,他父亲都没回来。”
“这么惨?”
“但这跟他晚入学有什么关系?”
“你是不是读书读傻了?他家里大人都不在,他哪里来的钱入学?”
“那他现在是?”
“他前年就去当信客了,一年多还是攒了点钱的。”
“那他以后怎么办?”
“谁管他怎么办?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哎,你说要不咱们去帮他弄筹钱?他读书了以后咋们就是同窗了。”
“谁跟他是同窗,他这还没入学呢。”
“啊?”
“还在考呢,谁知道能不能通过。”
“这应该会通过吧,入学试都是很简单的。”
“那可不一定,对我们来说很简单,那是因为我们在家请过先生来启蒙的,你们觉得他有钱请先生吗?”
“那他岂不是没识过字?”
“我猜是。”
正在写字的阮鱼打了个喷嚏,牵扯到了伤口,整张脸差点扭曲到一起,然后吐了口气,揉了揉鼻子然后继续低头写字。
前面有老先生坐在正前方捧着书,挡住了脸。
均匀的呼吸声在室内清晰可见。
哒的一声,阮鱼放下了笔,一甩袖子往后一撑,立马翘起了二郎腿。
“喂!老头!写完了!”他大声喊道。
“……嗯?怎么了?哦,你写完了吗?”老先生扶了扶老花镜,打了个哈欠,然后弯着腰走了过来收卷。
整个室内除了她还有两个十岁的小孩,两个小孩在阮鱼后方,中间隔着一个座位的空隙。
其中一个小孩匆忙收起了袖子,抬头看了过去。
“写完了。”阮鱼将卷子递给老先生后,便站了起来在一旁站着。
“听说你没识过字,”老先生端详着卷子,夸奖道,“你字写的不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