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一个锦囊妙计(1 / 2)
与此同时,朱元璋的部队在离开濠州城后,一路向南行进,已经走了五六个时辰。此时,士兵们都已经疲惫不堪,人困马乏。朱元璋见状,心中明白此时部队急需休息,于是他果断地下令部队在前方山脚下的开阔地带停歇下来。
汤和迅速地安排士兵们生火做饭,他的身影忙碌而有序。待一切安排妥当后,汤和来到朱元璋的身边,两人简单地喝了些水,然后并肩坐下来休息。
汤和突然对朱元璋说:“大哥,我们出城已经走了有三四十里路了,我记得子豪大哥说过,出城后走三十里左右,就可以打开第一个锦囊了。咱们现在打开看看吧,看看子豪大哥在锦囊里装了些什么。”
朱元璋点点头,他在怀中掏出了三个锦囊。他仔细挑选出那个写着“一”的锦囊,小心翼翼地打开它。里面有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条,朱元璋缓缓地打开纸条,只见纸条最上面用墨水写着几个名字:“徐达,陆仲亨,花云,周德兴,常遇春,耿君用,耿炳文父子。”
朱元璋和汤和看着这些名字,满脸的困惑和不解。他们的心中纷纷涌起疑问:“这些名字是谁?为什么会出现在大哥写的锦囊里?”
纸条下方接着有几行字,内容让朱元璋和汤和不禁瞠目结舌。那些字迹写道:“元璋,汤和,你们先别急着进攻定远,郭大帅让你们进攻定远,这无疑是自寻死路。我有一计策,可保你们拿下定远。”
他们此时已经离开濠州城三十里,已经远离了郭子兴的视线,原本的计划是进攻定远,但是这封信却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策略。纸条上继续写道:“你们现在绕道往东北方向走七八十里,去你的老家钟离去招募兵勇,招募完兵勇后再攻打定远。记住上面我写的那几个人的名字,一定要招募到!他们也将会成为你能不能拿下定远城的关键力量。”
朱元璋和汤和看完这封信,心中充满了震惊和疑惑。他们没想到张子豪竟然已经洞察了郭子兴部署的一切,原本计划进攻定远的策略竟然也被改变了。这种突如其来的转变让他们的心情有些混乱,但同时也让他们对未来的战争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地抬起头,看着汤和说:“子豪大哥这几个名字里面的徐达,是不是就是咱们老家汤李村的徐达?”
汤和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就是他。咱们小时候还经常在一起玩耍,那时候他还是个小不点。”
朱元璋又继续说道:“这几个名字中,这个周德兴是我在皇觉寺当和尚的时候认识的,可是子豪大哥怎么会知道呢?还有其他的那几个人,我也无从知晓他们在哪里。”
汤和此时补充说道:“大哥,张子豪那次能算出第二天能下大雾,可见他是个高深莫测之人。而且子豪大哥是你结拜大哥,又是我叔父的义子,我看咱们这次就依照纸条上所写,回老家招募兵勇,不然依靠咱们这几百人,去攻打定远,肯定是白白送死。”
朱元璋听到汤和的话,心中渐渐明朗起来。他们现在必须按照张子豪纸条上的计划行动,虽然这会打破原本的计划,但只有这样才有机会获得胜利。于是,他毅然决定:“那就按照子豪大哥的计划行动,我们现在就回老家去招募兵勇,然后再攻占定远!”
朱元璋内心深信张子豪的计策,他认为如果能够招募到这些英勇的将领,攻下定远的把握无疑会大大增加。面对未知的挑战,他们必须具备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来应对。
于是,朱元璋立即下令,全军在吃完饭后休息半个时辰,然后必须绕道东北方向,在天黑之前赶到钟离。士兵们听到命令后,纷纷行动起来,准备执行朱元璋的指示。
濠州城内,此时的张子豪已经来到了大帅府。在侍卫的带领下,他步入了大帅府大厅,他心中有些忐忑不安,似乎已经预知到了即将到来的事情。此时的郭子兴坐在大厅的正中央,面色阴沉,等待着他的到来。
张子豪见到郭子兴,立刻拱了拱手,谦逊地说道:“见过大帅。”他的内心还不知道郭子兴到底为什么要召见他。
郭子兴看着张子豪,沉声说道:“张子豪,你最近可是威风得很啊,军中声名鹊起,连我这个大帅都难以望其项背。”他的语气中透出一丝嫉妒和不满。
张子豪听到这话,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他看着郭子兴,心中不禁疑惑起来,不知道郭子兴的话是何用意。他试探着问道:“大帅何出此言?”他的声音似乎有些颤抖,显然内心有些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