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四面不通(1 / 2)
与疏勒镇搭界的四个地方,正北葛逻禄,正西大宛故地,西南大小勃律,东南的于阗镇。
正北不用说,通过五百里峡谷山路能到热海,后勤艰难不说,烦了也不想跟阿热动武,更重要的是一旦出兵山北,葛逻禄马上就会炸锅,安西应付吐蕃已经够呛了,不能再增加敌人。
正西的大宛故地,要从山口翻越高耸入云的大雪山,但凡有点脑子都不会走那条路,而且大食和吐蕃正在那里拼的你死我活,疏勒这点人过去也上不了场。
西南小勃律的情况更复杂,勃律国开元年间被吐蕃攻占,原王族带一部分人往西北跑了三百里建国,被称小勃律,原来的旧国便是大勃律。大勃律离吐蕃王城只有两千多里,是吐蕃的西大门,自然不能放弃,所以此后大多数时间里大勃律归吐蕃,小勃律归大唐。
大唐经营小勃律的理由很充足,除了能从战略上对吐蕃形成包围,主要是小勃律的地理位置太重要,这地方就是妥妥的翻版西州。
向西的康居都督府(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拔州都督府,姑墨州都督府,西南的写风,条支,昆墟州等都督府(都在今阿富汗北部),还有北边的大宛都督府等,都要经过这里,是非常重要的十字路口。在安史之后大唐丢掉小勃律的控制权,对葱岭以西诸羁糜州的控制也随之丢失,还有与诸天竺的联络也被切断,如今那些地方有的臣服于吐蕃,有的臣服大食,没有大唐什么事了。
夺回小勃律的前景很诱人,可烦了直接便放弃了,因为要出兵小勃律,要先翻越葱岭,渡过播密川(今塔吉克斯坦阿里楚尔河谷),再翻山越岭到达特勒满川(今塔吉克斯坦霍罗格),然后攻打吐蕃重镇连云堡(今阿富汗瓦罕走廊内),再走三天就是坦驹岭(今巴基斯坦达尔科特山口),再翻越坦驹岭便能到地方了。
这活儿高仙芝高大帅六十多年前干过一回,除此之外再无别人,除了要攻打吐蕃建于山岭上的堡寨,后勤补给和动辄六七千米的高原反应才是头号敌人。
那时正是大唐与安西最鼎盛的时期,吐蕃被堵着大门虐也只能忍着,现在的疏勒可没戏,就三千兵马,就算插上翅膀飞过去打下小勃律,也挡不住吐蕃人的反扑。
最后再说于阗,原本就是安西四镇之一,离得近,没有不用爬雪山高原,如果拿回来也容易经营,甚至将来还能沿大漠南沿继续向东。
问题在于吐蕃在于阗有两万兵马,也枝被虐后开始疯狂摆烂,光紫霞关就足足放了五千人,还修了大量堡寨,打定主意紧抱防御塔,把乌龟精神发扬到了极致。
更难办的是他打仗一般,理政搞关系很有一手,跟于阗诸部关系处的都很不错,烦了让商贾偷偷联络六部,结果没人反对,也没人支持,一个个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哥,别打了,咱们好好做买卖过日子不好吗?
这就麻烦了,也枝的死守战术看似很蠢,却正好掐住了疏勒的软肋,疏勒兵总共就三千,野战还能勉强打一下,跑去爬城墙拼人头根本没指望。
烦了薅着头发想了一圈,疏勒看似四通八达,好像也没有特别强大的敌人,可各种天险加本身实力太弱,怎么都找不到扩展的方向,唯一的选择就是继续猥琐发育。
他时常会想起当初跟鲁阳将军指点江山的场景,打这里,占那里,视天下英雄为无物,还真是无知轻狂……
即使按最保守的估计,无论疏勒想向哪边扩展,都至少需要一万战兵和十万石粮草,还要相当数量的军械箭矢,而要攒够这些,至少要有个十年八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