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阶段 胡骑入华——成都王司马颖(1 / 1)
司马乂被诛杀之后,原来攻击成都王司马颖后方的常山人王舆被自己人所杀,刘沈最终被张方击败诛杀。
永安元年(公元34年三月,天下稍稍太平了些时日,成都王的好族叔兼亲密战友河间王司马颙,上表认为司马颖应该成为皇位继承人,应该废去司马覃皇太子之位,以司马颖为皇太弟。其实按照顺位,司马颖前面已经没人了,于是司马颖立自己为皇太弟,丞相位置不变,“皇太弟”属于晋朝这个奇葩的朝代所独创。
司马乂没敢做的事司马颖都干了,从公元299年开始,一切的纷争基本都是围绕立储这件事,立储的主导者下场都似乎都不好,刚刚上位两个多月的司马颖似乎忘的一干二净,齐王主政时总是处处谦让的那个成都王似乎是换了一个人。
在邺城遥控朝廷的皇太第司马颖更加为所欲为,朝廷里谁不听司马颖的话,他就杀谁。到了七月,司马衷按捺不住了,从他自身考虑,肯定是想传位给自己的血脉,无奈身边实在没有可用之人,禁军都打光了,宗室里仅剩族叔东海王司马越。他想赌一把,让司马越传檄四方,让天下人共同起兵征讨司马颖。檄文发出,四方召集了十多万人陆续向洛阳赶来,在皇帝司马衷亲自带领下向邺城进发,部队在邺城南面的安阳驻扎下来。邺城的司马颖慌了,大家还是认司马衷这个皇帝的,这次看起来是必死无疑了。
东安王司马繇之前被迁往朝鲜,正巧这个时候回家给老母亲奔丧停留在邺城,他劝说司马颖乖乖投降,和皇帝做对没有好下场。司马颖的手下劝他试一试,石超,石崇的侄儿,带兵去进攻皇帝,这是晋朝历史第一次在野外战中臣子直接攻击皇帝的。
皇帝这边的部队中传递的信息是:司马颖那边已经被瞎乱了,马上就要出城投降了。面对邺城中忽然杀出的石超,在荡阴(今河南安阳汤阴县这个地方,皇帝的部队一哄而散,石超的部下当着皇帝的面,砍死了嵇康的儿子嵇绍,血溅了皇帝一身。石超押着皇帝司马衷进入邺城。随从想要给司马衷洗衣服,史书中描述的最愚痴的皇帝说了这么一句话:嵇侍中血,勿浣也!司马衷真的傻吗?这或许是司马衷作为皇帝最后的反击。
皇帝司马衷被扣押在邺城不知是死是活,逃跑的人回到洛阳,再次拥立司马覃为太子留守洛阳,搭建临时班子。司马越跑得更远,直接逃回了封国。
八月,战事一平息,司马颖就把劝降的司马繇捉住杀掉了,他的侄子琅琊王司马睿怕受到牵连,在司马繇的参军王导的劝说下逃回封国,后来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
司马颖的亲密战友河间王司马颙当时也派遣张方率兵二万救援司马颖。没想到皇帝的部队败的那么快,魔王张方就不去邺城了,再去一次洛阳吧。驻守洛阳城那些残兵败将根本不是张方的对手,所谓的太子司马覃向张方投降,第二次被废。
另一边,幽州刺史王浚联合段氏鲜卑首领段务勿尘,乌桓羯朱、司马越的弟弟东嬴公司马腾同起兵勤王,讨伐司马颖。这是晋朝的纷乱中第一次使用胡人的兵马。匈奴人刘渊趁着这个机会向司马颖报告,他只要让他回老家,他一定召集匈奴五部人马前来相助。司马颖觉着你王浚有胡兵,我也可以有,于是就同意刘渊回去了。
王浚早先毒杀太子司马遹,后来是司马乂封他去幽州当的刺史。他的水平可比张华差远了,只会讨好夷狄。征讨司马乂时他当然没出兵,而且拦着幽州百姓也不让去,自此与司马颖结怨。司马乂被诛,司马颖腾出手来,让朝廷派和演担任幽州刺史,并指使和演趁机把王浚杀掉。事情败露,和演被反杀,王浚以勤王的名义出兵讨伐司马颖。
司马颖派石超等人前往抵挡王浚。返回老家的刘渊也派人带领五千精锐匈奴骑兵前去支援司马颖。可惜,胡人铁骑太强悍了,晋朝士兵一哄而散,石超等人惨败。司马颖手里的牌全部打完,替皇帝收拾好行李,放弃邺城逃回洛阳,张方则带兵在洛阳城外迎接。
王浚的部队进入邺城,士兵们疯狂抢掠,尤其是胡人们,这是他们第一次攻入中原重镇。
司马越的弟弟东嬴公司马腾回到并州收拾刘渊,可惜几乎没有胜绩,只得向拓跋鲜卑借兵。拓跋猗迤、拓跋猗卢兄弟俩带领鲜卑胡骑很快击败刘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