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仙剑》和泰山封禅?(2 / 2)
“处于顶峰,无人能及,就是无敌!”
......
宋真一家人来到平康坊吃晚餐,然后有观众认出了他,直接跑上来询问。
“宋守正,请问第二场戏酒剑仙还会登场吗?”
宋真点点头:“会有的,第二第三第四场戏都会登场。”
等等,有人发现了盲点,为什么第五场第六场戏没有酒剑仙呢?
宋真呵呵笑了笑:“你想太多了,你觉得天底下还有谁能杀了酒剑仙?”
“好像也是啊,他这么无敌。”
宋真在警卫员的开路下,走到平康坊二楼,他小声嘟喃道。
“要不,第五场和第六场戏,咱们别来这里吃饭了?”
崔梦竹掩嘴偷笑,她自然知道这两场戏演的什么内容。
“还是来吧,接受一下粉丝们的赞美。”
“我怕他们失去理智。”
第一场戏持续上映十天,第二场戏开映后,将第一场戏移至会春坊小规模表演。
到时候,演员都会换掉。
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唐民众开启人生第一次追剧。
平康坊原本每天上映三场,“被迫”加映到五场。
演员们很辛苦,但是他们拿钱的时候也十分开心。
因为片酬都是日结的,据说饰演李逍遥和赵灵儿两个主角的演员,片酬甚至达到恐怖的一百贯。
日收一百贯是什么概念啊?
要知道,三品大臣的月俸,加起来只有一百贯。
而这,演员一天就能赚到。
最夸张的来了,由于这两位演员都是单身,不少名门纷纷掏出了桃花枝,希望他们能够嫁到自己家族。
这就等于是鲤鱼跃龙门,有机会突破阶级限制,直达豪门。
“太夸张了。”
没有人能够想到,宋守正的第二部戏,居然会引起全民狂欢。
许多商贾纷纷拜临宋府,乞求合作。
宋真想了想,然后大胆的在戏中插入广告。
但是,每个广告都必须经过他审核,例如佛门那些“京债”之类的高利贷广告,想都别想。
甚至有部分将门子弟,求着进去参演蜀山剑派的小弟。
这个要求把宋真给逗笑了。
就连李积都被孙儿烦的无奈找来宋真,希望他能帮帮忙。
不少军方大佬来到宋府,无一例外,都是提出同一个要求。
李治看着平康坊越来越火热,他心里似乎有点不舒服。
为什么?因为河东裴氏赚得再多钱,都跟自己没有关系。
大唐的税收就是这样,只收关税和市税。
宋真通过察言观色,看出了李治的想法。
于是他主动提出“五十取一”的商税政策,他是为了自保。
在他的帮助下,平康坊和会春坊的营收会越来越多,为了能够长久盈利,他只好割袍断袖。
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很有可能会面临更危险的情况。
到时候遭殃的不止是河东裴氏和公孙氏,甚至会连累到自己。
还不如先发制人,将未知的凶险情况提前扼杀。
李治听到宋真的提议,默默地点头。
五十取一,并不是三十取一,然而这是大唐商税政策上,迈出的第一步,也是一大步。
五十取一,其实远超李治的心理预期,他原本想着,能拿到百分之一就已经很不错了。
毕竟大唐如今的商税占比不高,主要靠的是农税。如果将商人压制得太狠,说不定会出现什么乱子。
李治对宋真的好感度又增加了,像他这么懂事的臣子,真的不多啊。
想当年,只要提出一点危害到自身利益的,那群文臣一定会站出来据理力争,最终闹得不欢而散。
人,都是自私的。
像宋真这样无私,真的很少见。
看得出来,他好像是真的为大唐江山社稷着想。
散朝后,李治将宋真喊来大仪殿。
与他一起过来的,还有六部尚书和三个宰相,以及九寺五监。
“朕打算泰山封禅,各位卿家,谁反对,谁赞成?”
“???”
李积一众老臣,他们觉得李治飘了。
原本他们就对李治自封“天皇”尊号的行为很不爽,现在你倒好,居然还要泰山封禅?
你难道没点逼数吗?你难道不知道泰山封禅是什么皇帝才能有资格吗?
纵观历史,目前去过泰山封禅的,只有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
但是,反对的话他们可不敢说出来。
怕惹怒了龙颜。
许敬宗一听,自己的机会不就来了,于是他赶紧拜道。
“臣赞成,天皇陛下文韬武略、爱民如子、勤政执业、励精图治,如今国富民安,万国来朝,理应泰山封禅。”
李积难以置信的望着许敬宗,你这个老舔狗!
真不要脸啊!这话是怎么从你嘴巴里说出来的?
想当年,开创贞观之治的天可汗李世民也曾被大臣推举到泰山封禅。
贞观前期,李世民严格执行魏征的进谏“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他颁布了一系列利民措施,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贞观之治的成绩单出来了。
“是岁,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贞观四年,大唐周边的四夷君长主动给唐太宗李世民,上了一个尊号“天可汗”!
就连太上皇李渊都不得不赞叹一句:“汉高祖困白登,不能报。今我子能灭突厥,吾托付得人,复何忧哉!”
贞观五年,赵郡王李孝恭等人就上表请李世民封禅泰山,原因就是“四夷咸服”。
李世民听了之后自然很激动,不过他谦虚了一番,没想到大臣们信了,于是第一次封禅不了了之。
同年十二月,武媚娘的阿耶,时任利州都督的武士彟等人就再次上表。
李世民微微一笑,依旧拒绝。群臣们这时懂了,原来天可汗是玩起“三辞三让”的仪式啊。
于是在贞观六年,群臣再次上表。
李世民回道:“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乂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昔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岂以文帝之贤不及始皇邪!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巅,封数尺之土,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
简而言之,不是朕想去,是你们要求朕去的,那朕只好同意咯。
没想到,魏征这个喷子发力了,他当场反对泰山封禅。
弄得李世民很特么尴尬。
最终,因为天灾人祸,加上他亲征高句丽之后,身体时好时坏,李世民还是没有去泰山封禅。
然而,人家天可汗是群臣上表多次建议他去泰山封禅的,你李治什么意思?
自己说自己要去?
这......
这个操作,众臣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