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科考改制,议论纷纷(1 / 2)
“今夕是何年?有没有人告诉我?”
“显庆二年(657年)。”
“大唐科举从武德元年(618年)开始,怎么突然说变就变?”
“历经39年了,时间不短啦。”
一朝醒来,科举改制,有人欢喜有人忧,一片哀鸿遍野。
“完了,寒门再难出贵子。”
“说得好像一年一次,你就能考上似的。”
“话不是这么说的,一年一次,可以多一份机会,学霸提前上岸,吾等的胜算不是更高吗?”
“你想太多了,无论科举怎么改制,受益者和受害者,都是那群大士族,跟我们寒门没半点关系。”
“没错,寒门的教育资源比大士族远远不如。只是我担心,在未来,士族和寒门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你换个角度想,科举改成两年一次,士族入朝为官的人就会减少。”
“那寒门不也会跟着减少吗?”
这时,一位已上岸的靓仔经过,他语重心长的说。
“唉,你们没考上的人不懂,我觉得这次科举改制,改得十分好。”
“???”
“你们有所不知,中举之后,需要在家等候安排职位,通常需要一至两年。”
这么久?一群人愣住,他们还真的不知道。
因为没考上,所以一直以为,揭榜之后,便能立即上任。
有小可爱向大佬虚心请教:“为何需要等待这么长时间呢?”
“因为职位有限,从贞观开始,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各地官吏早已人满为患,新人只好等待旧官员升迁或罢贬,才有机会上任。”
然而,出事罢贬的小官,每一年又会有多少呢?
上岸大佬叹了口气:“不瞒你们说,我如今已经在家无所事事三年了,感觉考了个寂寞。”
众人感觉这货在装逼,但是他们没有证据。
有小可爱问道:“不是说,中举之后,如果急于效命,可以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吗?”
上岸大佬白了他一眼:“你以为那玩意很容易考吗?”
“呃......”众人哑口无言,经过上岸大佬这么一提点,似乎科举改制也不算是什么坏事。
能尽快入职,谁愿意赋闲在家啊?
但是扭头一想,怎么不是坏事?
以往一年一考,假设全国有十万考生,一起去争夺那可怜的百人秀才席位。
那么两年一考,考生只多不少,可是岗位就那么多,僧多粥少。
以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下好了,比走钢丝还难。
唐朝的科举是历朝历代最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报考人数多得恐怖,可是录取人数每年就这么点。
《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十《贡举部·条制二》记载:“(贞元)十八年五月敕:明经进士自今以后每年考试所收人,明经不得过一百人,进士不得过二十人。如无其人,不必要满此数。”(原文)
纵观唐取士总表,没有一年总数超过或者达到120人的限额。
可想而知,在大唐你想中举,是有多么艰难。
这次科举改制,更艰难了,前途更加渺茫。
另一边,大士族们也议论纷纷。
五姓七望诸位家主再次开会:“各位,关于此次科举改制,你们怎么看?”
崔玉面露不屑的说:“改制?无论怎么改,科举都是被我们所掌控。改成两年一次更好,这一次士族子弟中举的比例更高了。”
根据《新旧唐书》记载:唐代进士830名中,士族子弟达589人,占总数的70.96%;小姓约109人,占13.13%;两者合占总数的84.10%,寒门庶族子弟家132人,仅占总数的15.9%.
士族真的在科举中,达到了垄断的地位。
两年一次相比一年一次,根本毫无区别,反而时间拖得越久,对士族越有利。
博陵崔氏族老皱眉道:“崔玉,你是不是想得太天真了?”
崔玉不解的望向他:“此话怎讲?”
“两年一次,就意味着士族子弟入朝为官的人数大幅度削减,你懂不懂啊?”
经过他这么一提醒,众人微微一愣,还真是啊。
这么看的话,此次科举改制,对于士族来说,是一次削弱。
原来李唐家的根本目的是这样啊?
......
科举跟宋真毫无关系,他根本不关心那群读书人怎么想,怎么看。
一周后,李治在贞观殿中重新调整职务。
“侍中、颖川县公韩瑗降职为振州刺史,中书令兼太子詹事、南阳侯来济再次降职,贬为台州刺史。”
这两人的遭遇令人唏嘘,一夜之间,从中枢大臣,远离朝廷,流放下州。
至于李义府,他直接被宣布斩首,剥去河间郡公的荣誉。
“另,给事中杜正伦升迁为中书令,兼度支尚书。”
【冷知识:显庆元年改户部尚书为度支尚书,户部侍郎亦改成度支侍郎。】
这番封赐下来,朝堂的格局一下子明朗起来。
中书令有三位,分别是卢承庆、许敬宗、杜正伦。
通常来说,朝中的派系,是以几位中书令为首的,这也是皇帝想要看到的平衡。
“侍御史、大理寺丞狄仁杰,晋升大理寺少卿。”
“刑部刑部司郎中欧阳玉,晋升大理寺少卿。”
薛正清神色一愣,好家伙,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从别的部门调人过来,占了大理寺的茅坑啊?